御带花·青春何处风光好
〔宋〕
青春何处风光好?帝里(1)偏爱元夕(2)。万重缯彩(3),构一屏峰岭(4),半空金碧。宝檠(5)银钰,耀绛幕(6)、龙虎(7)腾掷。沙堤(8)远,雕轮绣毂(9),争走五王宅(10)。
春天最美好的风光在哪里呢?元宵节则是京城里的人们的偏爱。千万重五彩丝绸,建造起一座高如山岭的彩楼,耸出半空,金碧辉煌。各种各样的华美彩灯点缀在红色的帷幕上,多姿多态,有如龙腾虎跃。在长长的平整而开阔的道路上,精致的马车络绎不绝,奔走于王宫贵人们的府邸之间。
雍容熙熙(1)昼,会乐府神姬(2),海洞仙客。拽香摇翠(3),称执手行歌,锦街天陌(4)。月淡寒轻,渐向晓、漏声(5)寂寂。当年少,狂心未已,不醉怎归得!
赏灯的人们个个从容不迫,欢欣快乐,他们在华灯齐放的元宵之夜,以夜为昼纵情玩乐,有美如天仙的歌舞女子的表演,也有扮成海上仙山来客的图画故事。在天子亲临观灯的锦绣大街上,观灯的人群衣着鲜丽,翠袖飘香,摩肩接踵,执手欢歌,如潮水般流动。月光恬淡,寒意轻微,天色已经渐渐破晓,铜壶滴漏之声亦渐渐疏寂。我这正值青春年少的狂热少年意犹未足,不喝个酩酊大醉又怎么会回去呢?
小提示:欧阳修《御带花·青春何处风光好》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御带花·青春何处风光好》是北宋词人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描写元宵节灯会时的绚丽场景,下片描写人们的游乐与狂欢,并表达了作者年少豪迈的情感。全词采用纪实的手法,描绘生动,形象鲜明,构图完整,给人以极为强烈的审美感觉,再现了北宋汴京元宵时繁华的景象。
创作背景
欧阳修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时只有二十四岁,当年到洛阳任留守推官,深得留守钱惟演青睐,其间又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直到景祐元年(1034)任满回京,时年二十八岁。该词写北宋都城汴京元宵盛况,当作于词人自洛阳归京后的景祐二年至三年(1035—1036)之间。
相关诗词
-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
杜若洲边人未归,水寒烟暖想柴扉。故园何处风吹柳,新雁南来雪满衣。目极思随原草遍,浪高书到海门稀。此时愁望情多少,万里春流绕钓矶。
-
答春
草烟低重水花明,从道风光似帝京。其奈山猿江上叫,故乡无此断肠声。
-
和春深二十首·其一
何处春深好,春深富贵家。马为中路鸟,妓作后庭花。罗绮驱论队,金银用断车。眼前何所苦,唯苦日西斜。
-
早春闻提壶鸟因题邻家
厌听秋猿催下泪,喜闻春鸟劝提壶。谁家红树先花发,何处青楼有酒酤。进士粗豪寻静尽,拾遗风采近都无。欲期明日东邻醉,变作腾腾一俗夫。
-
虞美人·闺中初春
绣罢频呵拈线手,昨夜交完九。问春何处最多些?只在浅斟低唱、那人家。半枝嫩柳当窗放,偷得新眉样。晚霞一抹影池塘,那有者般颜色、做衣裳?
-
酷相思·春暮
犹记去年寒食暮,曾共约、桃根渡。算花落花开今又度。人去也、春何处?春去也、人何处?如此凄凉风更雨,便去也、还须住。待觅遍天涯芳草路。小舟也、山无数,小楼也、山无数。
-
风光好·柳绵绵
柳绵绵,水涓涓。嬉戏群儿小河湾,舞雩天。谁家特染丹青笔,多男子。吉兆欣逢甲子年,乐无边。
-
风光好·春日
好风光,渐天长。正月游蜂出蜜房,为人忙。探春最是沿河好,烟丝袅。谁把柔条染嫩黄,大文章。
-
采桑子·看山觅句西湖好
看山觅句西湖好,小艓中流。水枕花帱。无数风光点笔收。暝摇一叶苍茫去,浴鹄湾头。蝉语弦秋。何处诗人黄篾楼。
-
春日
白日看云坐小斋,闲无一事入幽怀。林禽告我春无恙,小树依人影亦佳。病酒心情愁柏叶,看花消息到芒鞋。离居一倍风光好,闲煞城南十字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