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二首·其五
〔魏晋〕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1)。
忆我当年少壮时,虽无乐事自欢娱。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1)。
胸怀壮志超四海,展翅高飞思远去。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1)。
岁月渐移光阴逝,当年心志日消除。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1)。
虽逢乐事难欢快,每每心中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1),转觉日不如(2)。
气力渐觉在减退,我身已感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1),引我不得住。
自然总在变化中,使我不得停脚步。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1)。
未卜前程有多少,谁知归宿在何处。
古人惜寸阴(1),念此使人惧。
古人珍惜寸光阴,念此使人心恐惧。
小提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五》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杂诗十二首》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这是一组咏怀诗,多叹息旅途行役之苦,咏家贫年衰及力图自勉之意,表现了作者归隐后有志难酬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全诗语言质朴,文体省净,而内涵丰富,包蕴深远,体现了陶诗的基本特色。
- 作品出处陶渊明集
- 文学体裁五言诗
- 创作年代东晋
创作背景
《杂诗十二首》这组诗共十二首,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陶渊明五十四岁时;后四首约作于晋安帝隆安五年(401),陶渊明三十七岁时。
相关诗词
-
云谷杂诗十二首·其六·讲道
高居远尘杂,崇论探杳冥。亹亹玄运驶,林林群动争。天道固如此,吾生安得宁。
-
杂兴十二首·其五
古人谨庙萃,后世重墓藏。埋骨冀裕后,其术传青囊。富贵出葬穴,此说何渺茫。含襚富珠玉,所见尤不长。自从开辟来,天地几战场。祸乱遭发掘,不免帝与王。甚者有逆孙,暴其先世丧。何由系彼颈,巨刃挥天扬。
-
杂诗十二首·其八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御冬足大布,粗絺以应阳。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
-
杂诗十二首·其十
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沈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庭宇翳馀木,倏忽日月亏。
-
长安杂诗十二首·其六
闻昔未央宫,缔构极弘丽。周遭数十里,台殿咸称是。虽云可重威,何以训来裔。文皇撒露台,诚足范后世。
-
长安杂诗十二首·其三
奥区数雍州,形胜闻天下。洪河带泾渭,终南亘太华。褒斜接陇首,崤函扼中夏。秦穆恃险阻,建国遂称霸。始皇嗣遗绪,并吞靡遑暇。不知恢至德,惟务逞雄诈。国祚甫二传,功业竟沦谢。孰知奉春君,能反沛公驾。
-
长安杂诗十二首·其十二
隋文初启祚,经营逞私智。竭力事浮屠,梵刹遍都市。李唐踵遗风,崇尚亦非细。弘兴土木工,创建极华丽。章敬最知名,妆严乃其次。于今总丘墟,亦足监兴废。
-
长安杂诗十二首·其二
苍姬都丰镐,国祚日隆昌。所积本仁厚,岂惟恃富强。自后继者谁,刘汉暨李唐。复能施德政,宜其胤祚长。嬴政与杨隋,再传即灭亡。福善与祸淫,天理诚昭彰。
-
田间杂诗十四首·其五
豆荚葫芦傍屋栽,一花五叶类安排。要知真种囊中有,不遣閒花历乱开。
-
沅州杂诗十二首·其十二
辰沅风壤带三苗,一望乾坤吐纳遥。翼轸众星朝北极,岷嶓诸岭导南条。天邻巫峡常多雨,江过浔阳始有潮。近日诗怀殊浩渺,谩将新句写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