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叹三首·其三
〔唐〕
长安布衣(1)谁比数(2)?反锁衡门守环堵(3)。
我这困居长安的书生有谁关心过死活?反锁着柴门孤零地守着四面墙。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1)。
久雨不能出门,致使院里长满蓬蒿;小儿不知忧愁,在风雨中戏耍奔跑。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1)。
飕飕的雨声催促寒季到来早,到来的大雁翅膀沾湿难飞高。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1)?
入秋以来未曾见过出太阳,泥污的大地何时才能干透了。
小提示:杜甫《秋雨叹三首·其三》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秋雨叹三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形象地描述了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秋天连月雨灾的情景,寓有讽谏之意。第三首自伤穷困潦倒,兼叹民困难苏,有“长夜漫漫何时旦”之感。全诗语言委婉,寓意深切,表现出很强的忧患意识,堪称“史诗”。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754年
创作背景
《秋雨叹三首》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时杜甫居长安下杜城。那一年秋天,下了六十多天雨。《唐书·韦见素传》:“天宝十三年秋,霖雨六十余日,京师庐舍垣墙,颓毁殆尽,凡一十九坊汗潦。”庄稼歉收,粮食匮乏,房屋毁坏,民不聊生。当朝宰相杨国忠却找来个别长得好的禾苗向唐玄宗报告说:“雨虽多,不害稼也。”杜甫写这三首诗,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相关诗词
-
自叹三首·其三
疾病连三次,形容落九分。几成白宰相,谁识故将军。暗坐羞红日,闲眠想白云。苍苍竟何意,未肯丧斯文。
-
览热河井邑之盛知皇祖煦妪之深即目九秋断章三首·其三
蚩眩喧闻列肆声,高楼纵目玉旻清。有秋市物翻增价,近利人言却至情。
-
秋澜村三首·其三
有收农亦苦,纳稼无休歇。霜荠饱萨波,夜火燃榾柮。村村景象佳,冬麦绿蓬蔚。览兹增额庆,吟情因以勃。青齐秋复可,更解愁怀郁。
-
谢惠三贤文集三首·其三
三子久埋没,遗文富百篇。冰涵心底鉴,雪释性中天。济楚鲤庭下,澜翻萤案边。著靴鬼为祟,容易复青毡。
-
侯妇叹三首·其三
侯妇且勿叹,金玉多满堂。蛾眉不让人,当奈薄情郎。
-
秋日同总镇二公饮黄鹤楼三首·其三
楼前野色散秋容,楼下浮烟晚更浓。江汉水深龙窟宅,衡庐天远楚提封。蒹葭白露愁归客,禾黍黄云慰老农。宾从满筵笳鼓急,庾公那得任疏慵。
-
题吴门袁恂如梨花春雨图三首·其三
梨花垂垂白雪香,欲饮不饮泪满觞。问君何所思,乃在广莫之野无何有之乡。上有青冥高天下渌水,魂魄不到关山长。年年春雨阶头石,泪下苔花化成碧。
-
武林中秋遇雨遂阻西湖之兴赋三律以纪三首·其三
何处逢人话迫真,浮云过眼日相新。蒙头晚雨愁孤旅,屈指晨星见几人。有口旧尝龙井美,无钱刚被酒家嗔。容知他日严滩月,不泻天河一带银。
-
荔枝叹三首·其三
矫羞十五闭房栊,风雨无端妒守宫。玉镜台前倚惆怅,郎家不送荔枝红。
-
雨中三首·其三
阶前楚尾湿毵毵,屏下红灯照暮龛。莫怪山人诗作癖,却胜春雨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