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再用韵答李子永提干

辛弃疾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君莫赋幽愤,一语试相开:长安车马道上,平地起崔嵬。我愧渊明久矣,独借此翁湔洗,素壁写归来。斜日透虚隙,一线万飞埃。

劝你不要像嵇康那样,写抒发抑郁愤懑之情的诗,请听一听我的陈说。你看,长安通行车马的平坦道路上,忽然长起了高山险坡。在陶渊明面前,我早就感到惭愧,现在还要借助他刷洗白色墙壁,写上他的《归去来辞》。一缕斜阳透过缝隙,光亮处就能看见千万颗尘埃飘动。

断吾生,左持蟹,右持杯。买山自种云树,山下斸烟莱。百炼都成绕指,万事直须称好,人世几舆台。刘郎更堪笑,刚赋看花回。

估计我的后半生,只能左手持蟹,右手持杯。在灵山上买块地,栽上树,远看树上像生了云一样;在山下,我挥动着大锄开荒种田。现在那些人久历官场,宦海浮沉,棱角尽去,唯唯诺诺。人世间经过了多少变化!刘禹锡的遭遇更可笑,仅为写一首《看花》诗,又被谪流远方。

小提示:辛弃疾《水调歌头·再用韵答李子永提干》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水调歌头·再用韵答李子永》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上片用比喻申述归隐之由:一为宦海险恶,二为官场污浊。据此,宁步陶渊明后尘,吟《归来》而归隐田园。换头写对酒持蟹、开荒植园的悠闲生涯,以下迭用故实,曲折反映对现实之不满。通篇现身说法,但貌似飘逸而实兼无限愤懑。全词运用白描手法,在上片里先写李子永,次写自己,后写“飞埃”的小人;下片先写自己,最后把矛头直接指向南宋的当权者。语言流畅,层次分明。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淳熙九年(1182),当时辛弃疾罢居带湖。李子永曾官溧水县令,淳熙六年(1179)至淳熙九年(1182)为坑冶司干官,常驻信州,遂得与辛弃疾交游。李子永曾以“秀野”“绿绕”为题请辛弃疾为其写两首诗,“秀野”“绿绕”大概是李子永宅第中亭榭的名字。辛弃疾写词多,赋诗少,觉得写诗不如填词顺手,于是写了这首词送给他。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