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影神三首
〔魏晋〕
【形赠影】
【形赠影】
天地长不没(1),山川无(3)改时(2)。
天地长久,永远不会湮灭,山川走形,永远不会变更。
草木得常理(1),霜露荣悴之(2)。
我们平时随处可见的草木,虽然生命短暂,但它们却拥有大自然恒久不变的道理:尽管冬霜使它们枯萎,然而当春天的露水降临时,它们又会重新焕发。
谓人最灵智(1),独复(3)不如兹(2)。
人类是所谓的万物灵长,在生命这个话题上,却反而不能像那些植物一样得到永恒。
适(1)见在世中,奄去(2)靡(3)归期。
适才还在世间相见,可转眼就去了另一个世界,永无归期。
奚觉(1)无(3)一人,亲识岂(2)相思。
对于这个大世界来说,走了一个人,不会引起他人的注意,但是亲戚朋友,哪有不思念的!
但余(1)平生物(2),举目情凄洏。
放眼望去,只看到了他生前使用的物品,而这只能引起无限伤感。
我(3)无(5)腾化术(1),必尔(2)不复(4)疑。
我只是一个形体,没有腾化成仙的法术,必然也会死去,这没什么可怀疑的!
愿君(2)取吾言,得酒莫苟(1)辞。
希望你能听从我说的话,得到了美酒,千万不要推辞。
【影答形】
【影答形】
存生(1)不可言,卫生(2)每苦拙。
长生不老地留存生命是不可能的,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但是卫护生命保持健康,也让人很苦恼,没有好方法。
诚愿游昆华(1),邈然(2)兹道绝。
我打心底里想到昆仑山和华山这样的仙境去学习养生之道,无奈路途遥远不可通。
与子(1)相遇来,未尝异悲悦(2)。
自从我影跟你形在一起,就一直在一起不离,不管是悲还是喜,我们都一起承受。
憩荫若暂乖(1),止日(3)(2)终不别。
其实在树荫下暂时分开,而止于阳光下,我们也始终不离别。
此同既难常,黯尔(1)俱时灭。
可是,这种形影不离也是不能长久的,因为形总有一日会灭亡,而影也会跟着一起黯然俱灭。
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1)热。
想到身子没了,但是名声也没有留下,实在是心情复杂。
立善(1)有遗爱,胡为(2)不自竭(3)?
如果多做些有德行的事,立些大功,就可以见爱于后人,为什么不竭尽你的能力为之呢?
酒云能消忧,方(1)此讵不劣!
酒虽然能够消除忧愁,但是与此相比,岂不是太拙劣不堪了吗?
【神释(1)】
【神释】
大钧(1)无(6)私力(2),万理(3)自森(4)著(5)。
大自然的造化,是没有私心的,万物自然生长,繁华而富有生机。
人为三才(2)中,岂(1)不以(3)我(4)故(5)。
人可以列为天地人的“三才”之中,是因为神的缘故啊。
与君(1)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虽然神与形和影相异,但是三者生而依附。
结托(1)既喜同,安得(2)不相语。
形影神相互依托,三者关系休戚相关,看到形与影如此为生命所困,作为高一等的神,自然不得不说几句话了。
三皇(1)大圣人,今复(2)在何处?
上古时代的三皇,今天又在哪里?
彭祖(1)爱永年,欲留(2)不得住。
彭祖传说活了八百岁,可是也会终结,再想留在人间实在不可能了。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3)复(1)数(2)。
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是贤人还是小人,都难逃一死,死后没有区别。
日(1)醉或能忘(2),将非(3)促龄(4)具(5)?
倘若如形所说,每天喝点酒,或许可以暂时缓解不能长生的苦恼,但是长期下去伤身子,说不定不但不能长生,反而减寿了。
立善(1)常所欣,谁当(2)为汝誉(3)?
倘若如影所说,多做善事确实是件好事。可是留名于世是那么容易吗?又有谁来赞誉你的名声呢?
甚念(1)伤吾生,正宜委运(2)去。
老想着这些事啊,实在有损我们的生命,不如顺应天命,放浪与造化之间。
纵浪(1)大化(2)中,不喜亦不惧。
听从天的安排,顺其自然,不因长生而喜,也不因短寿而悲。
应尽便须尽,无(2)复(1)独多虑。
待到老天安排人生到了尽头,那就到了。此外,不要为这些多虑了吧!
小提示:陶渊明《形影神三首》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形影神三首》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组诗中的“形”指代人乞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之义化解他们的苦恼,诗以形影之言而引发神辨的辩论形式分别写出了形影神各自的观点。第一首诗写形对影的赠言:天地、山川之形可以永存,草木虽枯犹能再生,而只有人的形体必然要死亡消失,所以应当及时饮酒行乐。第二首诗写影对形的回答:生命永存既不可能,神仙世界亦无路可通。既然如此,不如尽力立下善德,留给后人,这岂不比饮酒行乐要高尚得多。第三首诗写神针对形、影的苦衷和不同观点进行徘解。认为长生永存的幻想是靠不住的,人生终将一死;但饮酒使人短寿,立善也无人为之称誉,过分担忧生死之事反而会损伤自己的生命;因此莫如顺应自然,以达观的态度等闲视之,不必为之多虑。诗中的形、影、神三者可以看作是陶渊明的三个分身,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人生观里的冲突和调和,表达了作者崇尚自然的道家思想。全诗写法较为浅显,明晰,生动,亲切,如谈家常。
创作背景
这三首诗大约作于东晋义熙九年(413年),陶渊明当时四十九岁。陶渊明一般被认为是田园诗人,写的都是田园诗。这其实是一个误解。田园诗只是陶诗的一部份,田园诗不足以概括陶渊明的诗,田园诗人也不足以概括陶渊明。
相关诗词
-
悼妇篇一首
...七七转眼过。秋风吹素帱,莽莽云崔峨。游尘栖筵几,冒汝旧绮罗。我自他乡归,空床悄垂绥。有语向谁陈,玉颜不可呼。岂独象簟单,形影何太孤。有肴不在盘,有酒不在壶。临御不能餐,宛对又虚无。梦寐虽见之,寤言不得俱。黯惨日销魂,泪尽血已枯。援毫写悲衷,声声...
-
形影神诗三首·其一·形赠影
天地岂不仁,万物为刍狗。斯人岂不仁,大患随其后。我本奉周旋,尔复劳相守。父母未生时,太虚谁为偶。忽然成百骸,我有尔亦有。动静虽不离,泯灭岂当久。曾念世间人,名利空狂走。纵使长逸媮,毕竟将安取。羡尔能无心,我亦恒抖擞。归尽宁异今,且共乐南亩。
-
赠寇子之南都三首·其三
形下下影响,形上上神奇。智愚一以远,慎哉此毫釐。上下匪一体,何由知彰微。修之在敬义,人力非天机。请勿信我语,亲见乃不疑。
-
庚子二月喜三兄叔正至都相探越八十日仍谋返里赋诗相送聊以写其患难离别之怀口所不能言者诗更不足以达之也
...沐渥泽。兄亦恬进退,薄禄谋将伯。谁知苜蓿槃,艰难等棨戟。未腊薄言旋,百债纷狼藉。草草岁仪帖,感怀成寤擗。初夏仍北迈,遑顾形影双。太岁建作噩,交劝揽秋碧。冒雨事西驰,快晤晋阳陌。敢哆裘马都,枉被腐鼠吓。旁皇身世计,血偾不可脉。厨烟然旦旦,灶觚空昔...
-
拟古三首
...盼天造,胡息运行机。春葩妍既荣,秋叶瘁以飞。滔滔川之逝,日没月光辉。所贵法乾健,于道悟入微。任彼声势徒,得志方夸毗。【其三】浮生果何慕,老去羡介推。陶令何足录,彭泽归已迟。空负漉酒巾,乞食形诸诗。吾惟抱贞素,悠悠白云期。
-
次竹溪所和薛明府镜中我诗三首·其一
搔白发翁疑是假,对青铜镜认为真。影形本合成同体,梦觉俄分作二人。欢至不期开口笑,愁来相对捧心颦。可怜怛化贪生者,刍狗元身学出神。
-
偈五十三首·其四十四
...下承当,犹是曲为今时。更或光境俱忘,契心平等,毕竟亦非的旨。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理绝,事绝,行绝,照绝,用绝,权绝,实绝,直似倚天长剑,凛凛神威,铁牛之机,牢笼不住。今日幸对明眼人前,不敢被盖囊藏。八字打开去也,耀古腾今活鱍鱍...
-
赠沙门竺法頵三首·其三
...峭顶。涧滋甘泉液,崖蔚芳芝颖。翘翘羡化伦,眇眇陵岩正。肃拱望妙觉,呼吸晞龄永。苟能夷冲心,所憩靡不净。万物可逍遥,何必栖形影。勉寻大乘轨,练神超勇猛。
-
金篯孙梧下定诗图
...。后劲得金侯,维桑慕遗謦。尚论衎石翁,厥旨在深静。君诗固绚烂,骨味弥隽永。善学鲁男子,神似非形影。射石必没羽,霸才讵浪骋。不貌为平淡,尘嚣已悉屏。论古即自道,代兴定首肯。十年共铅暂,酬唱惭蛙黾。小沼蹙微澜,奚足望千顷。蠡洄谬相许,甘苦略能省。小别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