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先]韵
- 创作年代元末明初
相关诗词
-
《挽张百熙联》拼音版
事为天下图始,辄属我公,宫廷深倚济艰难,几时文轨大同,得弥遗憾;身以儒臣立名,慨维世变,弟子相从记言论,每忆起居便坐,横涕中原。
-
《挽张之洞联》拼音版
其学问沟通中外,其勋业保障东南,两字易名原定论;在昭代痛失重臣,在吾宗惊伤族望,九秋挥泪写哀铭。
-
《挽张之洞联》拼音版
兴学始能储才,相业远超张太岳;变法艰于勘乱,勋名高出左文襄。
-
《挽张百熙联》拼音版
具爱国热诚,匡时定识,遽而赍志长终,中外同悲,岂徒吾宗齐下泪;忆曩年岭表,客岁都门,叠共称觞相庆,音容如昨,那知再见永无期。
-
《挽张之洞联》拼音版
溯持节自三江三晋两粤两湖,正当时事多艰,惟公弭患无形,功在方州,计关大局;合一身为名相名儒先知先觉,太息斯文将丧,吾辈隐忧日亟,上哀国命,下哭师门。
-
《挽张百熙联》拼音版
是当轴第一流人,方期力赞中兴,大展旋乾转坤之略;乃卧床甫三阅月,何意遽罹痼疾,顿失泰山北斗之瞻。
-
《挽张之洞联》拼音版
公真海内伟人,自就试嘉定,化雨从公,知五百年挺起名贤,必有非常鸿业在;我本蜀中弟子,忆晋谒武昌,春风坐我,感二十载浮沉身世,竟无再侍雅谈时。
-
《挽张百熙联》拼音版
侍禁半生,品节师承李文正;招魂二月,治安才调贾长沙。
-
《挽张之洞联》拼音版
士宗北斗,国倚长城,砥柱失中流,人悲相臣,我悲道统;身历四朝,手援二圣,委裘定大计,古有忠献,今有文襄。
-
《挽张之洞联》拼音版
封守则成功,烂焉,帝有恩言,永奠东南半壁;谟猷之入告,嘉矣,公胡死继,可齐前后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