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塞外七夕
〔清〕
白狼河(1)北秋偏早,星桥(2)又迎河鼓。清漏(3)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4)。两眉愁聚。待归踏榆花(5),那时才诉。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
白狼河以北的边地,秋季偏早。架于银河之上的鹊桥又将迎来牵牛星。清晰的漏壶滴水声随着时间推移,淡淡的云似乎更湿润了,这正是金风玉露相逢之时。鹊桥那端,织女的双眉忧愁地攒聚着,是要等牵牛踏着榆花归来,才好将心事说与郎听。却又只恐,重逢之时,分明相望却没有了言语。
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1)前,碧天凝伫,连理(2)千花,相思一叶(3),毕竟随风何处。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4)。令夜天孙(5),笑人愁似许。
人间的别离无数,有多少人,在瓜果的筵席前,向着碧空凝望。连理花,相思叶,随风飘散到了何处?羁旅之中的我怀思良苦,却也不及家中妻子,在冷冷清清的空房里,流泪到天明。今夜喜相逢的织女星,笑人忧愁如许。
小提示:纳兰性德《台城路·塞外七夕》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台城路·白狼河北秋偏早》一般指《台城路·塞外七夕》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全词词人叙说别离之苦,无论是天上的故事,或者是人间的故事,都十分用心思,十分真切,一点也不矫揉造作。全词不仅感人至深,而且豁人耳目。
创作背景
这首咏七夕的词大约作于康熙十五年(1676)“七夕”之日。时纳兰任三等侍卫,是第一次扈驾出巡塞外。农历七月七日,天上牵牛织女相逢,而自己却与妻子分离,于是词人为表达自己内心的思念之情而写下这首词。
相关诗词
-
台城路·飞花竟逐春光去
飞花竟逐春光去,年华暗惊催箭。梦断难连,酒残易醒,怅触离宫荒苑。天涯路远。纵消息青鸾,好春愁晚。数遍阑干,回肠一曲一回断。依依多少旧恨,尽鹃声啼老,难诉幽怨。心字成灰,眉山更锁,怎说愁痕能剪...
-
凤凰台上忆吹箫·七夕用漱玉韵
一水盈盈,双星隐隐,沉沉谯鼓城头。有素秋千顷,斜月如钩。拚取金樽醉倒,凭起舞、莫便归休。芳时节,新菱正上,未老清秋。难休别肠撩乱,红蜡袅炉烟,帘幕香留。念穿针情味,人在高楼。萤火低檐还起,良夜永、炯炯双眸。何时见,银河乍浅,不识离愁。
-
台城路·己酉正月十三日哭次女通儿
八年绕膝今成梦,伤心不堪回首。掌上珠沉,怀中月冷,恰是烧灯时候。韶光依旧。叹一现昙花,罡风吹瘦。盼尔重来,今生已矣那能彀。聪明怎偏不寿。检断纸零笺,泪痕盈袖。飘渺泉台,凄凉人世,几个黄昏清昼。茶前饭后。每误唤儿餐,寸心酸透。空奠椒浆,冥途知也否。
-
台城路·咏隗嚣宫瓷杯
丸泥不闭函关路,神功煅来杯斝。色映琉璃,声随哀玉,浅碧嫩黄交射。流霞欲化。想西伯雍容,葡萄倾泻。紫殿基平,何人收拾夜泉下。千年又成废寺...
-
台城路·桃花庄春望
春遍江南风细细。正是嫩寒天气。燕子衔泥,提壶唤雨,十里软红尘滓。袷衣初试。看波绿粼粼,野鸥乍起。一路桃花,浅深红到半山里。回忆岭南旧地。有万枝香雪,月明如洗。沽酒桥边,采桑村外,一样嫣红姹紫。春光无改。叹廿载浮踪,鬓丝添...
-
台城路·哭山云侄
...吟笺犹袖。此语凄凉,予肠断矣泪如豆。记送归舟时候。感往日书来,殷勤问又。煮茗清谈,题笺和韵,正是小庭春昼。而今知否。叹泉路茫茫,空浇残酒。为赋哀词,衷怀已酸透。
-
台城路·和叔由韵
斜阳又送春人去,阑阴坠愁飘满。绿衬鸥天,黄移蝶路,忆否年时寻遍。卿休再劝。算已是飘蓬,两边绿浅。那日帘栊,一层勾了一层怨。腰围销瘦似我,况东风昨夜,吹得鹃远。稚柳围廊,...
-
台城路·龙里道中作
...。时清边尘久静。剩荒原废垒,吹角凄警。雨抱峰黄,天归箐黑,独鸟横飞烟顶。图云关近。算瘴月蛮花,几回相等。万里天西,寒鸦将路引。
-
台城路·游鸡鸣寺
豁蒙楼上凭阑处,萋萋又生春草。桑泊维舟,台城散策,都是游踪曾到。兵氛乍扫。叹白首重来,故人偏少。赖有英华,共穿云路步深窈。山光凝黛似洗,独留尘外影,波际萦绕。蜀道余年,京华旧梦,赢得尊前一笑。浮生悟了。看榜换银钩,壁空纱罩。一杵残钟,...
-
台城路·秋云
秋来不改飞扬性,天街任伊舒卷。酿雾疑烟,烘霞作绮,倏忽阴晴千变。排空势远。恁偏与西风,惯商寒煖。薄不胜情,笑人何事易生怨。应怜碧霄冷淡,纤痕微抹处,时渡河汉。隐约鱼鳞,参差雁阵,都向闲中渲染。凉宵月满。看影里山河,叠愁深浅。塞北江南,寄相思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