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其一
〔宋〕
胡人(1)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
北方少数民族以鞍马为家,以打猎为生。
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泉水甘甜,野草丰美没有固定的地点,鸟儿受惊,野兽互相追逐。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
是谁将汉人女子嫁给胡人,风沙是无情的,而女子容貌如此美丽。
身行不遇中国(1)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出门都很难看到中原人,只能在马背上暗自思念故乡。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1)。
在琵琶声中,胡人也会感到叹息。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如此美丽的女子流落异地,死在他乡,而琵琶曲却传到了汉宫里。
汉宫争按新声谱(1),遗恨已深声更苦。
汉宫里争着弹昭君所弹的琵琶曲,心中的怨恨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纤纤(1)女手生洞房(2),学得琵琶不下堂。
细小的手生在闺房之中,只能学弹琵琶,不会走出闺房。
不识黄云(1)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不知道沙漠中的云是这么飘出边塞的,哪里知道这琵琶声是多么的令人断肠!
小提示:欧阳修《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其一》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杂言古诗组诗作品。其一由胡地习俗之异,写到昭君流落之苦,再写到明妃思归作曲。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杂言古诗
- 创作年代宋代
创作背景
自汉代以来, 王昭君的故事一直是诗人们乐于吟诵的题材,但在主题上大多不出“悲怨”二字。其中著名的如卢照邻《昭君怨》、李白《王昭君》、杜甫《咏怀古迹五首》等都以渲染和挖掘悲剧内涵取胜。嘉祐四年(1059年)王安石作《明妃曲二首》,议论新警,一时和者甚众。于是欧阳修也作两首以和。
相关诗词
-
用前韵答弥明圣言二首 其一
清昼浑无客叩关,不知春色满溪山。少年侧目云霄上,今日藏身翰墨间。挥麈逢君谈世事,举杯为我变衰颜。归来更倚绳床坐,剩得劳生一日閒。
-
王倅成老挽诗二首 其一
末俗轻浮甚,斯人有古风。持身无表襮,为吏极清通。学似武平一,仕如张长公。龟趺宜篆刻,潜德照无穷。
-
泛舟用王子告节副韵二首 其一
綵舟风软蹙波澜,草草杯盘略解颜。绿蚁浅斟金凿落,青娥低唱玉连环。忘机鸥鸟心情好,信美江山眼界宽。老矣相逢拚一醉,正须丝竹写馀欢。
-
和从弟佑山家诗二首·其一
采药名山顶,时节无春冬。散云非一色,连岩异众峰。合沓似无径,间关定有踪。山窗临绝顶,檐溜俯危松。空林鸣暮雨,虚谷应朝钟。仙童时可遇,羽客屡相逢。若值韩众药,当御长房龙。
-
游春曲二首·其一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
子绍至云安复和前韵见寄酬以二首·其一
细阅皇朝进士科,第三人最得贤多。不劳则饿天将任,或起而僵帝欲哦。馆阁早推仁者勇,庙堂终作国之皤。也知有意东山卧,其奈苍生望子何。
-
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其一
寒云沈屯白日埋,河汉荡坼天如簁。衡门兼句限泥潦,卧听窾木鸣相挨。萧辰忽扫纤翳尽,北岭初出青嵬嵬。微之新诗动我目,烂若火齐金盘堆。想携诸彦眺平野,高论历诋秦以来。觥船淋浪始快意,忽忆归云胡为哉。念君少壮辍游衍,发挥春秋名玉杯。书成不得断国论,但此空语传八垓。登临兴罢因感触,更欲远引追宗雷。君知富贵亦何有,谄誉未足偿讥排。风豪雨横费调燮,坐使发背为黄台。留宾往往夜参半,虽有杂俎无由开。江南佳丽非一日,况乃故园名池台。能招过客饮文字,山水又足供欢咍。剩留官屋贮酒母,取醉不竭当如淮。
-
秋闺曲二首·其一
药房秋深兽金环,美人参差语霜寒。深浅自当竟何言,戚戚准君道途间。江有鲤鱼峨哉山,虽欲裁信逝无还。鸣蜩肃然损朱颜,蕙草三枯折复捐,安得明镜长少年。
-
殿前曲二首·其一
磁垣铁甲散晨光,香篆微芬金凤凰。武帐日迟风自捲,君王昨夜幸昭阳。
-
中秋夜从侍御饶公登明远楼二首·其一
今夜中秋月,浮云袅自横。未添三晋莹,只避五星明。小坐杯频转,清言烛屡更。霜威暂时失,桃李欲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