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宋〕
山空天入海,倚楼(2)望极,风急暮潮初。一帘鸠外雨(3),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4)。新烟(5)禁柳(6),想如今、绿到西湖。犹记得、当年深隐(7),门掩两三株。
远山随着空阔的长天没入了大海,我倚着高楼遥望海天之际,风势劲急黄昏时暮潮刚刚涌起。帘外斑鸠啼叫,周围一片细雨,几处闲置的冬田,隔河对岸开台春耕,趁着春雨锄地。嫩叶如烟雾缭绕着柳梢泛出新绿,想如今,这如烟的新绿定已染得西湖翠碧。我还记得当年在湖山深处隐居,两三株杨柳将柴门掩闭。
愁余。荒洲古溆(1),断梗(3)疏萍,更漂流何处?空自觉、围羞带减(4),影怯灯孤。常疑即见桃花面(5),甚近来(6)、翻笑无书?书纵远,如何(7)梦也无?
这春色使我愁烦。荒芜的沙洲古老的江岸,枝梗断折、浮萍疏散,还要漂流到何处江湾?我自己依然感到,腰围只怕衣带减短,孤灯会照得身影瘦怯孤单。我常常怀疑自己很快能见到她那桃花般美艳的容颜,为什么她近来,反而连书信都已绝断。纵然说书信遥远,为何连梦里都不见?
小提示: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是宋末词人张炎所作的一首词,词人倚楼怀远,极目所见,皆惹起无穷的哀思离情,感伤身世飘零,更寄寓了故国之思。上阕写词人久客绍兴,一片水乡风光,但笔调有些无奈,至“想如今”句,则明白点出;下阕由己及人,结末愈转愈深,曲折如意。全词由眼前之景联想到西湖之景,再由自己之愁思而想到西湖之恋情,娓娓道来,意脉清晰,层次井然,是词林艺苑之佳作。
- 作品别称渡江云·山空天入海
- 作品出处玉田词
- 文学体裁宋末元初
- 创作年代宋末元初
创作背景
《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这是一首伤离念远的怀旧词,当作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年)。作者自辛卯(1291年)南归,至己亥(1299年)回杭州之前,多居山阴(今浙江绍兴),所以自称“山阴久客”。又云“一再逢春”,说明此词当为南归二年以后所作,时年作者已四十七岁。此时,家亡国破,一身孤旅,作为故国王孙,作品自多漂泊之感,怀旧之伤。
相关诗词
-
鸡鸣寺寄怀祁敬江
金陵秋气郁苍苍,别恨翻惊满寺房。万里家山怜久客,一年歧路叹回肠。论心明月谁同调,把酒清风只自尝。欲问旧游同乐侣,笑歌曾否念凄凉。
-
渡江云·次赵元父韵
锦香缭绕地,深灯挂壁,帘影浪花斜。酒船归去后,转首河桥,那处认纹纱。重盟镜约,还记得、前度秦嘉。惟只有、叶题堪寄,流不到天涯。惊嗟。十年心事,几曲阑干,想萧娘声价。闲过了、黄昏时候,疏柳啼鸦。浦潮夜涌平沙白,问断鸿、知落谁家。书又远,空江片月芦花。
-
渡江云·怀归
江山居未定,貂裘已敝,空自带愁归。乱花流水外,访里寻邻,都是可怜时。桥边燕子,似软语、斜日江蓠。休问我、如今心事,错认镜中谁。还思。新烟惊换,旧雨难招,做不成春意。浑未省、谁家芳草,犹梦吟诗。一株古柳观鱼港,傍清深、足可幽栖。闲趣好,白鸥尚识天随。
-
渡江云·流莺啼怨粉
...嗟绮尘、漂零无定,绡幕燕巢空。匆匆。玉銮声杳,绣屋香消,谩精神入梦。记旧家、定场声价,曾冠深宫。香魂仿佛留环佩,正淡月、春雾朦朦。花影底,长年恨锁云容。
-
惜余春慢·絮扑征衫
絮扑征衫,灯煎离绪,客与残春同远。思君梦枕,送子烟波,难化渡江云片。还念干戈未休,狎水凌波,健儿骄悍。便琵琶行酒,忧时伤遇,泪襟难浣。曾记我、兰泽寻盟,桐庐携棹,一路青山看遍。银釭听雨...
-
拟古三首·其一
遥裔烟屿鸿,双影旦夕同。交翰倚沙月,和鸣弄江风。?若茂芳序,君子从远戎。云生阴海没,花落春潭空。红泪掩促柱,锦衾罗薰笼。自伤琼草绿,讵惜铅粉红。裂帛附双燕,为予向辽东。
-
立春二首·其一
恰归旧隐再逢春,村巷荒凉草没人。犬坏园中门作窦,盗规坟上树为薪。官如巫祝难羞贱,家似樵渔敢讳贫。闻说邻醅低价卖,病夫一滴未沾唇。
-
过金台天气顿热三首·其一
江云山翠借朝凉,晚日晴波挟暑光。旧说长江无六月,暮春已自不禁当。
-
别萧挺之泉州二首·其一
郎署春同宿,州麾晚卜邻。出山成底事,藉手得斯人。名实今无对,云霄早致身。再逢应互笑,谁发不如银。
-
愚溪在零陵城对岸渡江即至溪甚狭一石涧耳盖众山之水流出湘中
...擅风月。取名如许安得愚,因病成妍却奇绝。至今镜净不可唾,犹恐先生遗翰墨。泽及溪流不庇身,付与后来商巧拙。我欲扁舟穷石涧,春涨未生寒濑咽。纷红骇绿四山空,惟有风篁韵骚屑。清溪东去客西征,钴鉧潭边聊驻节。何时随汝下潇湘,归路三千橹伊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