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杏花天·病来自是于春懒》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出自《全宋词》。此词抒写作者贬官染病后的所见所感,蕴含了作者未能为国家统一大业效力的遗憾与感慨。
创作背景
这阕词邓广铭先生附于公元1186年(淳熙十三年),原因说是由于词中“病来自是于春懒”等语,和是年所作之“病笑春先到,闲知懒是真”的《南歌子》所述意兴正相合之故。
考公元1186年(淳熙十三年)稼轩虽然被废,居在上饶家中,但这时他年纪不过46岁,尚在壮年,精神不见颓废。而且从他在带湖经营的新居看,有室百楹。堂前的柱子为楹。百楹,可见其宽广。而且“东冈西阜,北墅南麓,以青径款竹扉,锦路行海棠,集山有楼,婆娑有堂,信步有亭,涤砚有渚。”可见其恢宏,居在这里,纵是贬谪,当亦兴致不浅。传说朱熹听说稼轩的这座庄园甚为宏丽,特地潜入去看,诧为耳目所未睹。则可见稼轩此时意气与此词全不合拍。所以在这时,他不会蜩螗如此词。就《南歌子》而言,除了上阕主要讲的是参玄入《契》,没有多大意味外,下阕虽有感慨也属一般。如“病笑春先到,闲知懒是真。百般啼鸟苦撩人。除却提壶,此外不堪闻。”这里虽有“病”,最多,较之过去,不过是闲懒而已。至于撩人的鸟声,不外乎有感于“行不得也哥哥”或是“不如归去”之类罢了,还是属于他一贯的报国无门的思想。与他这阕“杨花也笑人情浅”,连一个过客也没有的自是不伦。而且“蛛丝网遍玻璃盏,更问舞裙歌扇”也不类。所以有人认为不能附于淳熙十三年。
稼轩经过长期闲置以后,始于公元1192年(绍熙三年)再任福建提典刑狱。是年九月,摄帅事。次年秋,兼福建安抚使。到公元1195年(宁宗庆元元年)冬十月再次落职。只有到了公元1196年(庆元二年)以后,这时他不仅落职,连他的宫观也罢了,就是说,他的生活来源也断了。加上这时他那大一片家园又毁于一场大火,真个是祸不单行,天灾人祸,接踵而来。以致他这时不得不遣散他的侍姬,就连为他管理文札的爱姬钱钱也不得不遣走。临行作了一阕《临江仙》送她:
一自酒情诗兴懒,舞裙歌扇阑珊。好天良夜月团团。杜陵真好事,留得一钱看。岁晚人欺陈不识,怎教阿堵留连。杨花榆荚雪漫天。从今花影下,只看绿苔圆。
这阕词在意兴上才是与《杏花天》是相吻合的。这里是“舞裙歌扇阑珊”,那里是“更问舞裙歌扇”。这里正羡慕杜甫虽穷,还能“留得一钱看”,而他一个钱钱还不能不送走;那里恰好是“多少莺啼蝶怨”,盖他的侍姬们都不得各自东西啊。这里是“岁晚人欺程不识”,那里是“杨花也笑人情浅”。措辞虽别,而意境则全同。所以此词应列入这阕之后才对。同时,根据他的“舞裙歌扇阑珊”以及他几乎无法生活来看,则可看他的《好事近》:
医者索酬劳,那得许多钱物?只有一个整整,也和盘托得。下官歌舞转凄凉,剩得几枝笛。觑着这般火色,告妈妈将息。
“歌舞凄惶”,无钱付医药费,当也是此时的作品而不应放在公元1188年(淳熙十五年)前后。此词见于周煇的《清波杂志》。是书成于1178年(淳熙五年),淳熙过此即为庆元。所以成于这时,与时间也一致。正是因为侍姬都散了,所以这年春天,才有感于“别院笙歌一片,”这才有感于今,没个小鬼上门了。
相关诗词
-
虞美人·梅花自是于春懒
梅花自是于春懒,不是春来晚。看伊开在众花前,便道与春无分、结因缘。风前月下频相就,笑我如伊瘦。几回冲雨过疏篱,已见一番青子、缀残枝。
-
杏花天·老来驹隙骎骎度
老来驹隙骎骎度。算只合、狂歌醉舞。金杯到手君休诉。看着春光又暮。谁为倩、柳条系住。且莫遣、城笳催去。残红转眼无寻处。尽属蜂房燕户。
-
风雨惊春
一年春事急如流,每被颠风断送休。锦瑟华筵常漫度,杏园景物只供愁。须知胜践何曾阙,自是青春不少留。遍倚栏干望归路,落花飞絮思悠悠。
-
宾于将返武康以所携笋蔬麦餈见赠赋此送之·其一
最难细雨杏花天,酿笋人来春水船。道是儒官真耐冷,袖笼馀不一溪烟。
-
杏花天·夜来小雨三更作
夜来小雨三更作。近水处、小桃开却。玉女向晓掀朱箔,似与花枝有约。绿池上、柳腰纤弱。燕子过、谁家院落。春衫试着香罗薄,无奈东风太恶。
-
步蟾宫·林花著雨胭脂湿
林花著雨胭脂湿,绣帘外、春寒犹力。小楼吹笛杏花天,恰刚是、仲春十一。淡妆浓抹娇无匹,算一到、西湖也值。越罗衫子藕丝裙,被烟水、通身染碧。
-
仲春初二绝·其一
落梅如雪雨如麻,最怕春寒是杏花。病后不能涓滴饮,可怜芳信到贫家。
-
杏花天影·绿丝低拂鸳鸯浦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
杏花天·翠烟无意撩书幌
翠烟无意撩书幌,带芳草、侵云渐长。晚风初作落花声,九十将阑未赏。南园路、风光暗想。听唤雨、鸣鸠两两。小池水皱萍漪绿,泛得红香惝惘。
-
病晤
绮阁添香第一班,病来乞得半春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