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花门
〔唐〕
北门天骄子(1),饱肉气勇决。
回纥是天之轿子,饱餐肉食刚勇好斗。
高秋马肥健,挟矢射汉月(1)。
深秋时节战马肥壮携带弓箭来射汉月。
自古以为患,诗人(1)厌薄伐(2)。
自古以来就是汉人的祸患,早在周朝,诗人就已厌闻征伐。
修德使其来,羁縻(1)固不绝。
修德睦邻使其归顺,怀柔政策当然不能断绝。
胡为倾国至(1),出入暗金阙。
为什么要让他们倾国而来?他们随便出入宫廷,已令金阙黯然失色。
中原有驱除,隐忍用此物。
中原地区需要驱除叛军,出于不得已而使用这些东西。
公主歌黄鹄,君王指白日(1)。
可怜宁国公主唱起了“黄鹄”的悲歌,天子为取信回纥而指天发誓。
连云屯左辅(1),百里见积雪(2)。
回纥的兵马连云般地屯驻在左辅,百里之外望去有如一片积雪。
长戟鸟休飞,哀笳晓幽咽。
长戟如林连鸟儿也休想飞过,凄厉的胡笳一大早就开始呜咽。
田家最恐惧:麦倒桑枝折。
农民们最为惧怕他们,踩倒了麦苗还把桑枝折断。
沙苑临清渭,泉香草丰洁。
沙苑临近清清的渭水,泉水香甜青草丰洁。
渡河不用船,千骑常撇烈(1)。
回纥骑兵渡河从来不用船,千骑奔腾有如风驰电掣。
胡尘逾太行,杂种抵京室(1)。
如今叛军的烟尘越过了太行山,杂种们又一次攻占了洛阳。
花门既须留,原野转萧瑟。
回纥的兵马看来必须留下了,只是那田园会因此而变得萧条不堪。
小提示:杜甫《留花门》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留花门》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客观分析了在当时纷繁芜杂的战争情况下,官兵多留花门亦无所益,对唐肃宗一味依赖回纥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和忧虑。全诗语言委婉,意境深沉。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758年
创作背景
《留花门》这首诗大约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当时杜甫在秦州。此诗题注:甘州东北千余里,有居延海。又北三百里,有花门山堡。又东北千里,至回纥牙帐。肃宗还西京,叶护辞归,奏曰:“回纥战兵留在沙苑,今归灵夏取马,更为陛下收范阳余孽。”唐肃宗在平定安史之乱时请回纥兵收复两京之后,其少主叶护留并沙苑,再为肃宗收复范阳。杜甫对唐肃宗一味依赖回纥深感忧虑,因作此诗。
相关诗词
-
德麟留诗相别辄次韵贺送
安稳王孙一叶舟,朅来京国淡无求。任生白发曾料虎,分绝红尘自狎鸥。桓笛不堪留往恨,膺门谁复忆同游。重阳无酒仍分袂,雨作黄花泪未休。
-
浪花二首 其一
何处飞霙下急流,霏霏乱落雪山头。将飘复坠看无迹,乍合还分散不留。日暖禹门千点湿,雨馀巫峡一春愁。水仙拾得琼瑶去,十二珠帘卷未收。
-
留别山中友人
欲辞松月恋知音,去住多同羁鸟心。秋尽书窗惊白发,晚冲霜叶下青岑。大河风急寒声远,高岭云开夕影深。别后寂寥无限意,野花门路草虫吟。
-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其十一·山槎
古木卧山腰,危根老盘石。山中苦霜霰,岁久无春色。不如岩下桂,开花独留客。
-
蝶恋花·送彭羡门往吴门
匆匆无计留君住。分手江亭,芳草廉纤雨。风雅而今谁共语。画桥怅望帆飞处。约道重来三月暮。开遍酴醾,荏苒春光去。若到金阊君记取。愁多莫赋销魂句。
-
乙巳春发吴门留别
归来暂共此登临,又拥莺花过武林。马首春风正月路,板桥夜雨十年心。愁删白发还为客,悔别青山欲放吟。记得王门投笔后,五湖飘荡到而今。
-
北京八咏·其五·蓟门烟树
都门烟树蔼青葱,树底人家处处同。远近楼台空翠里,往来车马绿阴中。晓寒花影留残月,日暖莺声度好风。蓟北从来佳丽地,相逢陌上莫悤悤。
-
落花诗三十首·其十·十灰
惜花反畏花开尽,又报东君遣使催。楚苑雄风吹面急,梁台宝雨自天来。御沟流去何时尽,宫鸟衔飞几日回。犹有数株怜妾恨,长门留影覆苍苔。
-
纵步过资福寺僧留饮出示净度文三教一理论戏书时寺门桂花烂开
一编净度出玄文,因憩书窗醉酒尊。儒释未须谈一二,且于花下立黄昏。
-
梅花四首次渔洋山人韵·其一
风风雨雨易销魂,缟袂相逢下里门。花发寿阳留额晕,柳摇江渚锁眉痕。归鸦冒雪投荒涧,老鹤随云过别村。和靖近来萧瑟甚,西湖偕隐不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