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亚之歌(并序)
〔唐〕
吴兴才人(1)怨春风,桃花满陌(2)千里红。
吴兴才人失意将归,哀怨春风无情,吹得桃花落满路,千里一片红。
紫丝竹(1)断骢马(2)小,家住钱塘(3)东复东。
紫丝竹鞭已断裂,所骑骢马弱又小,家住钱塘,在遥远的东方还要往东。
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带着一条条白藤交叉编成的书箱,里面是短小整齐的文稿,有如梵夹。
雄光宝矿(1)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2)。
为把闪闪发光的“宝矿”呈现给考官,你乘着小舟,掠过烟波来到京华。
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1)黄金解龙马(2)。
考官们在光天化日之下选拔人才,却把“黄金”抛掉,“龙马”放弃。
携笈归江重入门,劳(1)劳(1)谁是怜君者。
落第而归,重又带着书箱走进家门,是谁能体贴关怀而怜悯你?
吾闻壮夫重心骨(1),古人三走(2)无摧捽(3)。
我听说,大丈夫看重节操骨气,古人能做到失败三次也不泄气。
请君待旦事长鞭(1),他日还辕(2)及秋律(3)。
请你等到下一年的那个时辰挥起长鞭,趁秋天的大好时光驱车再来应试。
小提示:李贺《送沈亚之歌(并序)》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送沈亚之歌》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这是作者为友人沈亚之考试落第准备回家而作的送别诗。诗中对友人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勉励他不要灰心,以后再来应试;同时严厉谴责了主考官的失职行为,说他在光天化日之下选拔人才竟然将沈亚之这样的人才弃置不取,犹如抛弃了“黄金”,放走了“龙马”。全诗结构整饬,声律谐和。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元和六年(811年),沈亚之到京师应试。其时李贺适任职长安,与沈亚之以诗文会合,遂成益友。元和七年(812年)春,沈亚之“以书不中第”返乡,李贺写了这首诗为之送别。
相关诗词
-
八声甘州·送伯愚之乌里雅苏台
送萧萧征马向边州,都护出安西。正啼鸦噪晚,惊沙击面,烟树凄迷。灞上回头南望,鳷鹊夕云低。谁识阳关意,兀坐渔师。揽辔而今焉向...
-
客有谈淮土纵猎之乐因为之歌
雪云厌天寻丈低,将军观兵出打围。弯弓数肋射走鹿,刀槊不减并州儿。盘空健鹘眦欲裂,落日洗空狐兔穴。将军白马锦貂褕,奏凯归来清夜月。
-
七言奉送润守之永静
昔年持檄向朔方,九月踏冰渡河梁。夜入铜台天欲雪,北风惨淡沙尘黄。今年江南秋已半,出送车骑江之阳。江边宾从坐挥汗,赤日挂木鸣蜩螗。欲知朔南气候异,由来道路山川长。使君腰组上北道,一亭一堠遥相望。出近入劳岂知远,方舟...
-
旅次送宴振之
西风孤棹楚江滨,烟水残阳照白蘋。底事送君情转切,只缘身是未归人。
-
沁园春·送刘牧之同知归江南
...春,今日送君,难禁别离。正桃花水满,远归江浙,楝花风起,轻出京师。早把功名,置之身外,世上何愁可皱眉。从今去,但求田问舍,此意谁知。当年交友全稀。试屈指诸君更有谁。说郭髯磊落,犹居判府,许翁清健,已谢...
-
己巳新春客华亭将之三衢适黄君雪轩自申江归里时相顾谭悉迩年海上风景迥异昔时并持其近作书画各臻其妙倚韵率成三律聊志钦佩兼以留
频年浪迹沈攸之,此地风流黄大痴。泖水峰岚图入画,海天烟月咏成诗。君身自是有仙骨,客路无如少故知。千里好善惟独赏,相思莫使雁音迟。
-
江口行并序
岷峨江水清有深,黄金那识行人心。岷峨之水清且浅,黄金偏著行人眼。为问黄金何处来,客谈往事真荒哉!献贼当年荡蜀土,生民甲第成飞灰。一朝束装贼东走,连樯直下岷江口...
-
送赵弼之吴下省亲
春江渺渺落鸿孤,送子扁舟下五湖。一片白云看不尽,暗随明月入姑苏。
-
七言送沈景休知常州
叠鼓翻波汴流响,双旌照地秋日晴。兰陵使君下斋舸,都门送客冠盖倾。使君去从金马署,颜朱发漆意气横。十年待诏困囊粟,千骑乞得专名城。城居虽小地乃大,物众力薄俗喜争。惠穷迁暴各有术...
-
送罗正之年兄出使二浙
相逢三十春,欢宴殊未足。都门今见君,行意一何速。正之南国秀,德业素所畜。才名振京师,贤达竞推毂。当年诸邑政,惠爱春兰馥。惟思结恩信,几欲弛鞭扑。一朝使王畿,茂草鞠圜狱。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