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拟岘台
〔宋〕
层台(1)缥缈(2)压城闉,倚杖(3)来观浩荡(4)春。
层台雄踞其上,反使城墙显得矮小局促,拄着拐杖来看浩浩荡荡的春意。
放尽樽前千里目(1),洗空衣上十年尘(2)。
以层台高峻,方能极目远眺,尽千里之远,衣上凡尘洗涤一空。
萦回(1)水抱中和气(2),平远山如酝藉人。
萦回曲折的江水,潺潺流去,毫无汹涌激荡之势,倒是充满一团和气;
更喜机心(1)无复在,沙边鸥鹭(2)亦相亲。
平缓起伏的峰峦,款款移来,不见峻峭陡拔之态,却似蕴藉深沉的哲人。
小提示:陆游《登拟岘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这首七言律诗的首联突出了台之高峻及视野的宽广、心胸的开阔。颔联联写登高远眺,极目千里,因春色浩荡才觉心旷神怡,涤十年尘土,抒发了作者的豪迈感情。颈联写景,无边无际的春色,使诗人的心灵得以净化,通过描写山水的情势营造了一种雍容和平、含蓄脱俗的高尚意境。尾联再次写景抒情,复言自己有情而无巧诈阴谋之心,沙边的鸥鹭可与相亲,表达了作者抛却世俗名利后的旷达兴奋之情。
相关诗词
-
拟岘台记
尚书司门员外郎晋国裴君,治抚之二年,因城之东隅作台以游,而命之曰拟岘台,谓其山溪之形,拟乎岘山也。数与其属与州之寄客者游其间,独求记于予。初,州之东,其城因大丘,其隍因大溪;其隅因客土以出溪上。其外连山高陵,野林...
-
拟岘台
巍巍东隅城,俯瞰清江曲。依依城上台,轩槛斓以属。临川固名郡,才俊况相逐。深冬静晨阳,取暇肆筵瞩。乾河白浩浩,云深旷我目。惊风起孤雁,遥山响寒木。徙倚发迥照...
-
拟岘台·其一
耿耿抱孤韵,寂寂扃柴扉。束书卧环堵,交游车马稀。风流佳公子,妙龄秉天机。邀予步层台,目送孤鸿飞。山影漾清渚,翠色侵人衣。渔浦晚烟暝,霁雰蒙夕晖。静言思叔子,怅然澹忘归。坐有庖丁手,奏刀心术微。万象含毫端...
-
拟岘台杜子野主簿寓居
高台延望眼,风物满前村。细读南丰记,频开北海樽。远山如看画,近市不闻喧。诗是君家事,长城在五言。
-
拟岘台观雪
垂虹亭上三更月,拟岘台前清晓雪。我行万里跨秦吴,此地固应名二绝。山川灭没雪作海,乱坠天花自成态。狂歌痛饮豪不除,更忆衔枚驰出塞。芦摧苇折号饥鸿...
-
别张教授归独登拟岘
小阁敞朱扉,停车暂息机。行人呼晚渡,幼妇浣秋衣。霜树攲危堞,风鸦满落晖。登临客愁里,况是送将归。
-
拟岘台
拟岘台,山如杯,树如苔。台前东风花乱开,流云藏雨花间来。花根得雨新绿催,花枝随雨成香泥。神工鞭策不停手,七尺容形争好丑。桐林领头木香酒,百钱一盏当酤否?
-
会昌号湘江岸有小岘亭癸卯六月与瑞金吴丞饮其上·其二
占断江西景,临川拟岘台。今犹千里隔,我更几时回。幸此亭相似,非公坐莫陪。古今随水去,风月送诗来。
-
登文星台
春酒百壶春日开,东风扶我上文台。乾坤无处着双眼,秖对云山舒壮怀。
-
登凤凰台台上有石甚奇前为陈光禄移去竟沉江中
李白游白下,曾为凤台吟。凤去几千载,台名直至今。我来登此台,秋色亦已深。高台久荒凉,古木尚阴森。但对骢马客,不闻彩凤音。游览未终竟,斜日下高岑。好雨从西来,凉气袭我襟。台上有奇石,闻向江中沉。利令石可移,恻焉感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