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这首诗批评了缺乏现实体验的模拟文风(如西昆体、江西诗派等),指出了诗歌(文学)创作的源泉是客观现实,真情必然来自诗人的切实生活感受。元好问认为,文学作品不是作家头脑中虚构的,而是客观现实在头脑中的反映。只有像杜甫那样“亲到长安”,对客观的描写对象有了实际的接触和体验,才能激发内心的感受,写出入神的诗句。如果一味去“暗中摸索”,临摹前人的作品,是永远不可能在诗中真实地描绘出现实对象的(“总非真”)。这样,元好问就在杜甫和杜诗的影写者们中清晰地划出了一条真、假诗人地界限。
connection to localhost:9312 failed (errno=111, msg=Connection refused)
这首诗批评了缺乏现实体验的模拟文风(如西昆体、江西诗派等),指出了诗歌(文学)创作的源泉是客观现实,真情必然来自诗人的切实生活感受。元好问认为,文学作品不是作家头脑中虚构的,而是客观现实在头脑中的反映。只有像杜甫那样“亲到长安”,对客观的描写对象有了实际的接触和体验,才能激发内心的感受,写出入神的诗句。如果一味去“暗中摸索”,临摹前人的作品,是永远不可能在诗中真实地描绘出现实对象的(“总非真”)。这样,元好问就在杜甫和杜诗的影写者们中清晰地划出了一条真、假诗人地界限。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
大军突敌围,关山渡若飞。
相送临高台,川原杳何极。
随山逾千里,浮溪将十夕。
鲁缟如玉霜,笔题月氏书。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
烟中一线来时路,极目送,归鸿去。
结束晨妆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偶向新丰市里过,故人尊酒共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