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魏晋 陶渊明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太元(1)中,武陵(2)人捕鱼为业(3)(4)(5),忘路之远近(6)忽逢(7)桃花林,夹岸(8)数百步,中无(9)树,芳草鲜美(10)落英(11)缤纷(12)。渔人甚异之(13)(14)(15)(5)(16)(17)其林。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地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林尽水源(1)便得(2)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3)有光。便(4)船,从口入。(5)极狭,才通人(6)。复(7)数十步,豁然开朗(8)。土地平旷(9),屋(4)俨然(11),有良田美池桑竹(12)(13)阡陌交通(14)鸡犬相闻(15)。其中往来种作(16),男女衣着(17)(18)外人(19)黄发垂髫(20)并怡然(21)自乐。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见渔人,(15)大惊(1),问所从来(2)具答之(3)。便(4)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5)问讯(6)。自(7)(14)(8)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9)来此绝境(10)不复出焉(11)(12)与外人间隔(13)。问今是何(14)(15)不知有汉,无论(16)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17),皆叹惋(18)(19)人各复延至(20)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21)。此中人(22)(7):“不足为(23)外人道也。”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1)出,(8)其船,便扶向路(2)处处志之(3)及郡下(4)(5)太守,说如此(6)。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7),遂迷,不复(8)路。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1),闻之,欣然规(2)往。未果(3)(4)(5),后遂无问津(6)者。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小提示:陶渊明《桃花源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创作背景

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了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陶渊明

陶渊明

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有《陶渊明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