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太易,僧名。沙门,原为古印度各教派出家修道者的通称,佛教在中国盛行后,专指依照戒律出家修道的男性僧侣,意同和尚。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768年
创作背景
诗题”留别“,可见这是一首赠别诗。《留别公安太易沙门》此诗当作于公元768年(唐代宗大历三年),当时杜甫57岁,在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
相关诗词
-
《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拼音版
客里愁多不记春,闻莺始叹柳条新。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
-
《次韵任太常致仕留别五首·其一》拼音版
归去如公未当贫,清溪碧嶂自为邻。地偏易觉柴门晚,室暖先知布被春。书为长观成故纸,衣从新浴少浮尘。集云山下吾庐在,得向今朝置此身。
-
《留别黄安父老》拼音版
乡思萦长夜,天恩放老夫。涓埃宁万一,鸥鸟且江湖。犹忆触蛮斗,但凭牛马呼。衰颜休揽镜,壮志罢张弧。琴鹤仍无恙,壶浆俨在途。生还真似梦,此别莫长吁。既遇苍鹰击,敢云白璧诬。诸君情自切,三月政全无。善守清时法,勿忘旧令迂。可封期比户,握手暂踌蹰。
-
《次韵任太常致仕留别五首·其三》拼音版
篮舆朝出看山初,懒学陶潜去荷锄。新法不行谁执拗,旧书无用是潜虚。俗人自诧才名盛,老态终嫌礼法疏。三月柴门无客到,日高闲把白头梳。
-
《和外子留别南安士绅原韵二首·其一》拼音版
十年京国荷传薪,初领河阳一县春。治谱当年能继志,循声此日果超伦。幸留棠荫称廉吏,好课楹书启后人。柳色青青无限意,骊歌竞唱惜抽身。
-
《次韵任太常致仕留别五首·其五》拼音版
晏眠不觉过残冬,枕上哦诗仿鲍溶。犹喜形骸从小隐,肯将名姓入斜封。日中尘满争为市,树底阴多独课农。应笑丁公偏差异,夜深腹上梦生松。
-
《留别南安谢主人》拼音版
重雾侵衣到晓寒,东山怅别路漫漫。醉君昨夜帘前月,借向长安马上看。
-
《留别吉州太守宗人迈》拼音版
秋初江上别旌旗,故国无家泪欲垂。千里未知投足处,前程便是听猿时。误攻文字身空老,却返渔樵计已迟。羽翼彫零飞不得,丹霄无路接差池。
-
《和外子留别南安士绅原韵二首·其二》拼音版
书剑飘零惯别离,故园梅鹤未追随。江乡景物催归棹,闽海行藏感弈棋。载道讴驮传惠政,全家儿女盼归期。莫言五月匆匆甚,德泽长留去后思。
-
《初出城留别》拼音版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