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唐〕
鸡鸣紫陌(1)曙光(2)寒,莺啭(3)皇州(4)春色阑(5)。
雄鸡啼唱,大路上洒满黎明的寒光。黄莺鸟鸣声婉啭,京城处处是一派暮春景象。
金阙(1)晓钟开万户(2),玉阶(3)仙仗(4)拥千官。
宫里的晓钟敲过,千门万户一齐开敞,天子的仪仗排列在玉阶两边,环拥着百官进入朝堂。
花迎剑佩(1)星初落,柳拂旌旗(2)露未干。
殿前花色与佩剑的闪光交加辉映,天边的晨星才刚刚消隐。
独有凤凰池上客(1),阳春(2)一曲和皆难。
飘扬的旌旗轻拂着柳枝,枝头还沾带着夜来的清露。凤凰池上歌一曲阳春白雪,谁想唱和可真会知难却步。
小提示: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和诗。首联从宏大处开篇,充分展示皇宫的富丽之象,同时暗示天下大治的兴旺和繁华。颔联写春已降临,一派升平之景象,反映了诗人渴望唐朝中兴的心境。以景寓情,蕴藉深沉。颈联着力渲染上朝的情景,展现了一幅繁华的上朝盛况,盛唐气象,跃然纸上。尾联点出酬和之题,表示谦卑,恭维对方而又不失礼仪和雅致,有浓厚的宫廷诗痕迹。这首诗押韵奇险,对仗精工,辞藻富丽堂皇,是一首很好的早朝诗。
- 作品别称和贾舍人早朝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春天,当时岑参任右补阙,与诗人贾至、杜甫、王维为同僚。时为中书舍人的贾至先作了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杜甫和王维、岑参都作了和诗,岑参之和即为此诗。
相关诗词
-
去年冬辙以起居郎入侍迩英讲不逾时迁中书舍人虽忝冒愈深而瞻望清光与日俱远追记当时所见作四绝句呈同省诸公·其一
迩英肃肃晓霜清,玉宇时闻槁叶零。风过都城吹广内,万人笑语落中庭。
-
中书舍人陈公元舆以诗送吾儿鼎赴尉慎邑卒章见及遂次原韵和答
嚼君老句胜牛乳,又如旱稼蒙甘雨。龙眠一别鱼雁稀,几度看云与云语。凤池摇笔赞帝龄,珠玑洒落黄金城。鼻端去垩鬼胆破,霹雳轰车风雨惊。事君以道非难事,不羡昔人囊有智。柏梁屹屹汉庭材,宝鼎颙颙周庙器。我在江湖寄此身,碧芦青荇远黄尘。感君问我尚安否,病树前头万木春。强泛月船追李白,无人爱客似田文。
-
钱穆甫杨康功使高丽还为中书舍人书此为寄
天子边人二使星,沧波一笑已扬舲。大明照海阳乌近,黑雾迎潮水怪腥。北貊左肩输策略,西垣右掖付仪刑。授诗三百成专对,更看黄麻似六经。
-
刘忠肃公之四世孙中书舍人讳震孙之曾孙益之题其居曰云松巢予家与刘氏累世之契故为书忠肃公文集之首诗三篇并赋此与之
...不可求,但觉灵霞熟丹鼎。白日人间如水流,前代衣冠成古丘。悠悠忧患何足计,直道千年横素秋。徂徕之松数千尺,东连海上暮烟碧。中书伟人如玉立,每向南风望东北。浊世公子何翩翩,却忆匡庐还谪仙。芙蓉出水耀初日,五色光新天为妍。我今侨居庐阜侧,西视峨眉归未...
-
朱廷尉可大南归·其一
公车早上大明宫,指顾全收秇苑雄。制锦暂从中执法,为裘酷似老司空。燕歌忽引趋庭思,齐客谁当鼓瑟工。独使通家添别恨,心随飞楫越江东。
-
和蜀公紫薇花再发寄中书舍人
几年幽独饱风霜,一日荣观似堵墙。地养深根成异产,天回淑气发新阳。宾朋须醉千钟酒,蜂蝶争偷百和香。留得青毡真旧物,于今凤阁有名郎。
-
和刘原父舍人雪霁早朝
琪树无声粉蕊圆,岧峣双阙射云鲜。寒交玉佩趋三殿,晓拜珠旒下九天。仙仗影翻初照月,高门尘绝欲生烟。燕馀宝陌腾归驭,更为都人赋有年。
-
赠中书舍人朱孔昜
天上新承雨露浓,声名籍籍冠群公。沥心翰墨钟王继,适意丹青顾陆同。朝后归来应有兴,闲边挥洒想无穷。欲持布鼓雷门去,常恐云深路未通。
-
题中书舍人朱孟辩墨竹
楚楚郎官玉雪温,朝回缓步出金门。挥毫写得县崖竹,都是中天雨露痕。
-
观故中书舍人张公所书时氏家系
百年中表朱陈宅,十世婚姻嫁娶图。词翰所形高谊激,子孙其忍旧盟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