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月·天风吹我
〔清〕
天风(1)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2)。曾是东华生小客(3),回首苍茫无际。屠狗功名(4),雕龙文卷(5),岂是平生意?乡亲苏小(6),定应笑我非计。
天风浩荡,将我吹落到这湖山之间,西湖的风景果然秀丽无匹。曾在北京渡过少年时代,此时回忆起在京华的生活,只觉得茫茫无际,感慨万端。那点微末的功名职位,岂是我平生志向所在?要是我的老乡苏小小知道了,一定会笑话我生计安排失当。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1)香草,顿惹(2)清愁起。罗袜音尘(3)何处觅,渺渺(4)予怀孤寄。怨去吹箫,狂来说剑(5),两样销魂味。两般春梦(6),橹(7)声荡入云水。
在西湖游赏,只见斜阳半坠,湖堤上春草如茵,这般景色顿时惹起了我的愁思。我的理想何处可以觅得呢?徒然对着渺茫湖水寄托我的幽思。心中涌起愁思时以箫声寄托愁怨,心中涌起狂侠之气时则以谈沦兵法来寄托豪情,这两种情感都令人消魂。这两种思绪都如春天的幻梦,随着咿呀的摇橹声,在云水之间消散。
小提示:龚自珍《湘月·天风吹我》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湘月·天风吹我》是清朝词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叙志抒怀,追念往昔,青春蹉跎,夙愿未酬,功业难成;下片就景结情,举目四望,湖山依旧,故地重游,顿生清愁。全词融叙述、议论、抒情、写景于一体。意绪惆怅迷惘,情志悲凉慷慨。用笔空灵不滞,辞句清丽隽秀,为定庵词中佳构。
- 作品出处怀人馆词选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湘月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湘月·天风吹我》这首词作于嘉庆十七年壬申(1812年),当时作者年仅二十岁。这一年春天,龚自珍由副榜贡生考充武英殿校录。三月,其父龚丽正由京城出任徽州知府(治所在今安徽歙县),自珍随侍还乡。四月,龚自珍陪同母亲到苏州看望外祖父段玉裁,并在舅家与表妹段美贞结为伉俪。这一年夏天,龚自珍携新婚夫人回到阔别十年的故乡杭州,泛舟西湖时,作《湘月》一词抒怀。
相关诗词
-
散馆改官口占一律
天风吹我下蓬瀛,敢与群仙證旧盟。好向玉堂称过客,重烦丹笔注微名。升沉有数人难挽,造化无心事总平。却笑随园老居士,落花诗句太关情。
-
暮春三月至虞山谒受之师同游剑门
西山何其峻,巉岩暨穹苍。藤垂涧易涉,竹密径微凉。烟树绿野秀,春风草路香。乔木倚高峰,流泉挂壁长。涛声怡我情,松风吹我裳。静闻天籁发,忽风林禽翔。夕阳在西岭,白云渡石梁。巘崿争突兀,青翠更苍茫。兴尽方下山,归鸟宿池旁。
-
征陈至潇湘
马渡沙头苜蓿香,片云片雨过潇湘。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
-
明月沱
客行无次序,向夕舟复维。岂不厌水宿,摇裔渺前期。沱明星月上,江冷蛟龙移。野鼓何填填,宵火亦离离。牛渚暮猿吟,湘潭伤楚辞。我行方浩然,我怀亦远而。流浪自古昔,慨叹及今兹。惊鹊靡定所,荒鸡讵知时。行藏随去住,明发良不迟。
-
戊子中秋见月痛忆往昔摧肝剖髓情见乎辞
...且珍羞,水陆充遐迩。嗟吾薄祜躬,五福本无同。惠时良不偶,孔燕谁能终。异物感弱孙,沉痛为销魂。大运一陵替,万事兹掌翻。嗟吾天所伐,吾罪甘陨越。白发遂见夺,含贝一何忽。孤儿号欲绝,五内崩以裂。从此饰归輤,血继声幽咽。间关指敝屋,二九达东服。生行见...
-
塞上歌十首送王侍郎赴蓟镇·其四
榆关北望阵云高,五月天风吹战袍。共说总戎王相国,十年身佩旧虔刀。
-
登江门诸山
山头日白云英英,千峰倒插千江明。手把芙蓉步石壁,苍翠乱射猿鸟惊。谁其云外吹紫笙,欲来不来空复情。天风吹我佩箫瑟,恍疑身在昆仑行。
-
夜行船·剪水天风吹醉醒
剪水天风吹醉醒。高楼外、冻云愁凝。袖口香寒,歌喉春暖,不管雁边寒紧。琼屑瑶花飞碎影。应须待、玉田千顷。小约梅英,教吟柳絮,春在绣红鸳锦。
-
题清湘秋景二首·其二
日暮九疑矗矗,清湘万竹修修。不管掀天风浪,孤鸾引凤船头。
-
丁酉仲冬即景十六首·其五·玉楼吹笛
天风吹笛落天涯,万瓦霜清月影斜。惊醒羁人犹自可,江城只怕落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