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寻李九庄
〔唐〕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1)荡轻舟。
在三月三日这一天,一场新雨初停,天清气爽。(我)乘船去寻访一个家住溪边的好友。
故人(1)家在桃花岸(2),直到门前溪水流。
好友的家就住在这条溪流岸边,庄旁河岸,有一片桃林,门前有潺潺的溪水流过。
小提示:常建《三日寻李九庄》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三日寻李九庄》是由唐朝诗人常建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诗中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景色,为一次轻松愉快的游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气氛。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词牌名称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中唐
创作背景
诗人在三月三日,一个新雨初停天清气爽的早晨去拜访友人,即兴而作《三日寻李九庄》此诗。
相关诗词
-
康熙五十四年十月初三日避暑山庄恭祝皇太后万寿诗
诞值小春暖,承颜爱日长。农閒歌乐土,臣喜拜山堂。孟月祈年节,芳卮献寿觞。南峰留翠盖,北斗灿珠行。愉色常犹怯,怡声久未忘。欢心依白发,福曜现青方。至养慈闱庆,遐龄母德昌。虚文岂作颂,人瑞纪篇章。
-
丹霞圆音和尚惠顾香草庄三日连宵同谦长侄作诗志喜·其三
荒园涉成趣,杂花当径侵。俗尘不到处,树色入庭深。好鸟鸣清昼,澄澜净素心。劳师三日客,难得是知音。
-
大唐三藏圣教序
...巡游十地。超六尘之境,独步迦维;会一乘之旨,随机化物。以中华之无质,寻印度之真文。远涉恒河,终期满字;频登雪岭,更获半珠。问道往还,十有七载;备通释典,利物为心。以贞观十九年九月六日,奉敕于弘福寺,翻译圣教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引大海之法流,洗尘劳...
-
大雨喜晴奉赠岩橹贤尹兰庄广文凤台之行
昨日雨方休,今者复大作。蜚廉鼓橐震霄衢,渊客泣珠送溪阁。白海飞流紫塞空,银河倒浸青天阔。三关遥,九源合。舟回谁复辨渚涯,郊行何处寻墟落。稻叶青起风幡幡,野田绿满水活活。吟卧听琮琤,樵归迷略彴。蜗庐一片林烟昏,鸡塞千营毡帐薄。雄县城中百数家,东街西街...
-
庄子·内篇·(4)人间世
...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舐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醒三日而不已。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斩之;...
-
庄子·外篇·(7)天运
...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为辩;名誉之观,不足以为广。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弟子问曰:“夫子见老聃,亦将何规哉?”孔子曰:“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乎云气而养乎阴阳。予口张而不...
-
庄子·外篇·(11)至乐
...将内求于己而不得,不得则惑,人惑则死。且女独不闻邪?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
-
庄子·外篇·(12)达生
...出焉,不亦知乎!人之所取畏者,衽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祝宗人玄端以临牢柙说彘,曰:“汝奚恶死!吾将三月㹖汝,十日戒,三日齐,藉白茅,加汝肩尻乎雕俎之上,则汝为之乎?”为彘谋曰:“不如食以糠糟而错之牢柙之中。”自为谋,则苟生有轩冕之尊,死得...
-
庄子·外篇·(13)山木
...搏之,见得而忘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庄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捐弹而反走,虞人逐而谇之。庄周反入,三日不庭。蔺且从而问之,“夫子何为顷间甚不庭乎?”庄周曰:“吾守形而忘身,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且吾闻诸夫子曰:‘入其俗,从其令。’今吾...
-
庄子·杂篇·(6)让王
...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慝,舆马之饰,宪不忍为也。”曾子居卫,缊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曳、縰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故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