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魏晋〕
草庐(1)寄(2)穷巷(3),甘(4)以辞(5)华轩(6)。
茅屋盖在僻巷边,远避仕途心甘愿。
正夏长风(1)急,林室(2)顿(3)烧燔(4)。
当夏长风骤然起,林园宅室烈火燃。
一宅无遗宇(1),舫(2)舟荫门前(3)。
房屋焚尽无住处,船内遮荫在门前。
迢迢(1)新秋夕(2),亭亭(3)月将圆。
初秋傍晚景远阔,高高明月又将圆。
果菜始复生(1),惊鸟(2)尚未还。
果菜开始重新长,惊飞之鸟尚未还。
中宵(1)伫(2)遥念(3),一(4)盼(5)周(6)九天(7)。
夜半久立独沉思,一眼遍观四周天。
总发(1)抱孤介,奄(2)出(3)四十年。
年少守操即谨严,转眼已逾四十年。
形迹(1)凭(2)化(3)往(4),灵府(5)长独闲。
生命托付与造化,内心恬淡长安闲。
贞刚(1)自(2)有质(3),玉石乃非坚。
我性坚贞且刚直,玉石虽坚逊色远。
仰想(1)东户(2)时,余粮宿(3)中田(4)。
遥想东户季子世,余粮存放在田间。
鼓腹(1)无所思(2),朝起暮归眠。
饱食终日无忧虑,日出而作日入眠。
既已不遇兹,且遂(1)灌我园(2)。
既然我未逢盛世,姑且隐居浇菜园。
小提示: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是晋宋之际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描述了作者“遇火”前后的生活情景和心情,很是真切,也很自然。遇火前后作者心情由平静到不平静,几经波折,多种变化,但都显得入情入理,毫不给人以故作姿态之感。诗人以隐耕为主线,襟怀婉转明述,使诗臻于完美。
- 作品出处陶渊明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东晋
创作背景
戊申岁是晋安帝义熙四年(408),陶渊明四十四岁。此时渊明居上京,六月中旬,一场火灾将其居室焚烧殆尽,便只好住在门前的船中。至新秋之时,写下《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这首诗。房屋焚毁,似乎并没有使诗人感到更多的痛苦,他安居舟中,依旧悠然地生活。
相关诗词
-
月中炬火发仙山驿小睡射亭五首·其三
月轮已落尚残光,一似西山没夕阳。次第长庚都落去,日华犹未出扶桑。
-
月中炬火发仙山驿小睡射亭五首·其一
道是宵征即晓光,若言明发未朝阳。月华露气山兼水,享尽人间第一凉。
-
戊申岁暮咏怀三首·其一
穷冬月末两三日,半百年过六七时。龙尾趁朝无气力,牛头参道有心期。荣华外物终须悟,老病傍人岂得知。犹被妻儿教渐退,莫求致仕且分司。
-
戊申岁暮咏怀三首·其二
唯生一女才十二,秪欠三年未六旬。婚嫁累轻何怕老,饥寒心惯不忧贫。紫泥丹笔皆经手,赤绂金章尽到身。更拟踟蹰觅何事,不归嵩洛作闲人。
-
隆兴甲申岁闰月游焦山
荒村日晴雪犹积,系缆焦公山下石。江翻断崖石破碎,瘗鹤千年有遗迹。瘦藤百级跻上方,浮玉南北江中央。樯竿如林出烟浦,酒船远与帆低昂。老鸱盘风舞江面,杀气淮南望中见。神龙只合水底眠,为洗乾坤起雷电。观音岩前竹十寻,大士不死知此心。醉归更唤殷七七,剩种好...
-
和陶丙辰岁八月中于下噀田舍穫
渊明事南亩,躬自穫岩隈。虽复竭吾力,却得舒我怀。所收既不薄,卒岁事可谐。邻家相慰劳,竞持酒与鸡。留连相酬酢,入夜未能回。回思往岁歉,举目俱堪哀。忧心今幸释,笑口何妨开。须倾瓦盆尽,须放玉山颓。已是从吾好,宁忧与世乖。任他田父哂,未足为高栖。
-
戊申岁题玉牒所壁·其二
雪坞霜窗合断魂,仙姿元住水边村。园丁莫讶盆池小,留得疏疏澹月痕。
-
投赠太保蹇令公六首·其二
天家锁钥重渔阳,亲遣元臣镇塞荒。白羽扇中麾属国,青油幕底拜降王。莺花暖送千门雨,介胄寒生六月霜。身事累朝关社稷,中宵私语跪焚香。
-
阳山道中遇大风雨暴寒有感
岭南二月春已尽,百花委弃随风吹。山前山后绿阴满,已过中原初夏时。不知何气忽乖沴,风雨夜作雷乘之。鞭笞宇宙敝日月,万象倒错藏光辉。岩倾涧绝水府现,捕搏虎豹擒蛟螭。百围老树不须说...
-
长葛道中遇周原仲
羸马冲寒骄不驶,积雪残冰杂泥滓。长葛县中日落时,举头忽见周夫子。下马相看两惊怪,各喜南归此身在。僧房夜语久不眠,更摩枵腹偿诗债。子行四方尚谋食,我亦年来倦行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