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阮公体三首·其二
〔唐〕
朔风悲老骥(1),秋霜动鸷(2)禽。
飒飒秋风感奋了伏枥的老骥,冷冷秋霜激动着在冓的鸷禽。
出门有远道,平野(1)多层阴(2)。
老骥要驰骋,哪怕路途遥远;鸷禽想翱翔,何惧天空层阴。
灭没(1)驰绝塞(2),振迅拂华林(3)。
奔驰的老骥消失在边塞尽头,奋飞的鸷禽掠过彤红的枫林。
不因感衰节(1),安能激壮心?
若不是有感于衰节的到来呵,我怎么能够激动起壮志雄心?
小提示:刘禹锡《学阮公体三首·其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学阮公体三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五言律诗。此诗共三首,第二首抒发了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首诗着力勾画了“老骥”和“鸷禽”的形象,卒章显志,交代了勾画这两个形象的意义,将全诗所抒发的感情充分地表达了出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曹操的流传千古的绝唱。其所以见佳,不但在于它“以彼物比此物”,突现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抒写了曹操的宏图大志,而且更在于它可以被不服老的人们为言己志而顺口吟诵,可以被人们为了形容他人的老年笃志而信手拈来。刘禹锡对这两句诗特别喜爱,不止一次地将其溶入自己的诗文之中。诗并不是简单地把古典化为自己的诗句之中,而是挥动大笔,给古典赋予了某些新义,勾画了一幅“老骥驰骋图”,并把这幅图与“雄鹰翱翔图”互相迭印,使老骥和鸷禽的形象活生生地勾画出来了。“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是诗人就骥驰鹰翔而发的议论,是诗人对老骥和鸷禽的由衷的赞叹,是诗人壮志难酬的奋力的呼喊。这十个大字,使全诗主题鲜明,使全诗感情激荡。
创作背景
《学阮公体三首》作于刘禹锡被贬朗州期间,为模仿阮籍的《咏怀诗》之作。永贞革新失败后,作者坚信自己的政治主张是正确的,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因此作者要总结失败的教训,作继续战斗的准备,三首诗都是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的表现。
相关诗词
-
行路难三首·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
-
别内赴征三首·其二
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归时倘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
-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其二
王公希代宝,弃世一何早。吊死不及哀,殡宫已秋草。悲来欲脱剑,挂向何枝好?哭向茅山虽未摧,一生泪尽丹阳道。
-
系寻阳上崔相涣三首·其二
毛遂不堕井,曾参宁杀人。虚言误公子,投杼惑慈亲。白璧双明月,方知一玉真。
-
愚公谷三首·其一
愚谷与谁去,唯将黎子同。非须一处住,不那两心空。宁问春将夏,谁论西复东。不知吾与子,若个是愚公。
-
碧城三首·其二
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
-
寒日书斋即事三首·其二
不知何事有生涯,皮褐亲裁学道家。深夜数瓯唯柏叶,清晨一器是云华。盆池有鹭窥蘋沫,石版无人扫桂花。江汉欲归应未得,夜来频梦赤城霞。
-
拟陶体三首·其二·足答手
上下各有分,同质实异支。要用固尔先,当念扶我危。我刖尔独安,何以幸华夷。且愿缩袖间,操执自有时。
-
田家三首·其二
阮籍生涯懒,嵇康意气疏。相逢一醉饱,独坐数行书。小池聊养鹤,闲田且牧猪。草生元亮径,花暗子云居。倚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回头寻仙事,并是一空虚。
-
大醉后率尔三首·其二
身是江南儒家子,十五学经二十史。低回欲得圣贤心,浩荡更觅先儒旨。当时自谓才可重,岂料中年人不用。白头总得溪上田,手脚生疏不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