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明〕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
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
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
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是王世贞所作的一篇有名的史论,作者在文章之始就以“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开宗明义,对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史实发表了不同看法,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然后以分析秦、赵时势入手,从情与理两方面重点剖析两国外交上的形势,从而得出因为秦国不想和赵国为敌,因此蔺相如能完璧归赵,“天固曲全之哉”的结论。文章逻辑清晰,论述严密,辩驳有力,尤其文中的假设论证一段文字,合情合理,很有说服力。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明代
创作背景
王世贞作为明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不盲从古人,常常见前人所未见,道前人所未道,善察疑似之迹。《蔺相如完璧归赵论》针对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史事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感喟针砭,令读者重又反思这一经典故事背后的合理性。
相关诗词
-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
-
蔺相如墓
玉节经行虏障深,马头酾酒奠疏林。兹行璧重身如叶,天日应临慕蔺心。
-
读史述·其二·蔺相如
秦王会渑池,邯郸出孤注。帐下千熊罴,笙筝乱如雨。提瑟藐万乘,耽耽视毚兔。一夫瞋目呼,虓虎不敢怒。残丝奏杀声,雪锋交五步。昔年柱前血,今日堪相污。壮哉蔺夫子,千载有馀慕。
-
读蔺相如传赠李甥师蔺
蚩蚩六国共忧秦,独有相如智不群。完璧东归何足道,最贤能下怒将军。
-
蔺相如
缶击何分秦胜负,璧还不系赵存亡。最怜恃勇偏轻举,直挟君王冒虎狼。
-
蔺相如墓
全凭肝胆固金汤,豪气真堪慑虎狼。完璧终教归赵国,奉盆那肯屈秦王。威加函谷风云壮,功在常山日月光。叱咤余音听未歇,河声呜咽送斜阳。
-
咏史·廉颇蔺相如
长年霜骨白皑皑,廉蔺羞颜似湿灰。白起杀心如未谢,二家随璧献章台。
-
读蔺相如传书其后·其二
等閒嫌怨且全抛,两虎何堪共怒哮。举国无心完赵璧,祇疑廉蔺是私交。
-
史记三十六首·其十五·蔺相如
献璧相如亦壮哉,秦廷相顾重裴徊。渑池莫问谁强弱,羸得君王击缶来。
-
回车巷世传蔺相如避廉颇处
国事艰危里,君心属望初。抗秦堪拔剑,全赵且回车。虎斗谁争长,鹰扬计未疏。列侯多策士,谁更似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