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专写词人人生与思想发生变化时的心态词,上片写秋夜秋风的冷势与词人不眠的心态,下片从相思的角度来烘托词人不热衷于回朝效命的心态。全词通过描写秋夜秋风秋月秋冷秋思来渲染词人的秋“愁”,这是继柳永之后,作心态婉约词的成功尝试。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蝶恋花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此词《总案》与《编年录》失载,朱本、龙本未编年。苏轼凡秋中为客者七,惟元丰八年乙丑(1085)由常州赴登州,九月经楚州遇大风一次,最与此词相符。《与杨康公三首》其三写于赴登州途中,云:“两日大风,孤舟掀舞雪浪中,但阖户拥衾,瞑目块坐耳。杨次公惠酝一壶,少酌径醉。醉中与公作得《醉道士石诗》,托楚守寄去,一笑。某有三儿,其次者十六岁矣,颇知作诗,今日忽吟《淮口遇风》一篇,粗可观,戏为和之,并以奉呈。”又,《书遗蔡允元》:“仆闲居六年,复出从士。白六月被命,今始至淮上,大风三日不得渡。”这与词中“秋风来万里”、“羁舍留连”甚合,故编元丰八年乙丑(1085)九月,作于楚州。
相关诗词
-
《军城早秋》拼音版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
《惊秋》拼音版
晓窗惊觉向秋风,万里心凝淡荡中。
-
《海上秋怀》拼音版
辞无圭组隐无才,门向潮头过处开。几度黄昏逢罔象,有时红旭见蓬莱。碛连荒戍频频火,天绝纤云往往雷。昨夜秋风已摇落,那堪更上望乡台。
-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拼音版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
《蝶恋花·尽日惊风吹木叶》拼音版
尽日惊风吹木叶,极目嵯峨,一丈天山雪。去去丁零愁不绝,那堪客里还伤别。若道客愁容易辍,除是朱颜,不共春销歇。一纸乡书和泪摺,红闺此夜团圞月。
-
《蝶恋花·长安秋雨夜赋》拼音版
曲巷低窗云色暮,节近黄花,又下凄凉雨。长记江南杨柳渡,孤篷剪烛曾听处。悔别翻将书信误,雁落吴天,已是愁难诉。今夜长安千万户,相思不为砧声苦。
-
《蝶恋花·寒夜》拼音版
铁作衾裯冰作枕,天意萧条,也学人情冷。薄酒三杯容易醒,辘轳万事心头滚。数尽铜壶玉漏永,茅舍荒鸡,啼断阳关引。泪点双眸开炯炯,纸窗浸破霜花影。
-
《送吴荣楷之官浙江三首·其三》拼音版
...长安道,舟车并携手。如今弥旷远,脱然绝窠臼。少年尚意气,峥嵘各自担。风尘饱所谙,苍然皆老丑。激湍亦已平,真气充户牖。相见无藩篱,洒落真吾友。昨夜秋风来,袅袅凉生柳。念子当乖离,旁皇如失守。万族各有营,欢聚焉可久!意趣苟无违,秦趆如左右。后会知何年,今兹有...
-
《蝶恋花·墙外秋千花影后》拼音版
墙外秋千花影后。环兽金悬,暗绿笼朱牖。为怯轻寒犹殢酒。同心共结怀纤手。粉袖盈盈香泪透。蹙损双眉,懒画遥山秀。柔弱风条低拂首。渭城歌舞春如旧。
-
《蝶恋花·闺中秋月》拼音版
恨杀广寒宫里兔。闯入纱窗,无计驱他去。若是嫦娥怜妾苦。只应长伴愁人住。无奈团圆才十五。渐渐亏来,做出愁眉妩。说向天边儿女语。人间薄命侬和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