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之趾
〔先秦〕
麟之趾,振振公子(1),于嗟(2)麟兮。
麒麟脚蹄不踢人,仁厚有为公子们。你们个个像麒麟!
麟之定(1),振振公姓(2),于嗟麟兮。
麒麟额头不撞人,仁厚有为公姓们。你们个个像麒麟!
麟之角,振振公族(1),于嗟麟兮!
麒麟尖角不伤人,仁厚有为公族们。你们个个像麒麟!
小提示:诗经《麟之趾》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国风·周南·麟之趾》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赞美诸侯公子的诗歌。此诗以麒麟比人,祝贺人家多子多孙,且子孙品德高尚,如同麒麟。全诗三章,每章三句。三章回旋往复,反覆唱叹,通过视觉意象与听觉效果的交汇,营造出一种兴奋、热烈的诗情画意。
创作背景
据《春秋》记载:“哀公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左传》记载:“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管车马的官)鉏商(人名)获麟,以为不详,以赐虞人(管家畜的官)。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叔孙氏把麟取去)。”蔡邕《秦操》记载:孔子看见麟,乃歌曰:“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艺文类聚》卷十引)按《秦操》所载孔子的《获麟歌》不类春秋时代的诗句,当是后人伪造。《麟之趾》一诗,可能是孔子的《获麟歌》,孔子把它附在《诗经·周南》之末。孔子的学生没有把此事记下来。
麒麟是古代的神兽,据说它的出现是祥瑞的征兆。《毛诗序》说这首《麟之趾》诗是赞美文王的子孙仁厚有德。但它究竟歌唱于何种场合,实在又很难判明。且这位公子究竟是作为商纣“西伯”的文王之子,还是爵封“鲁公”的周公旦之子,抑或是一般的贵族公子,就不得而知了。按朱熹《诗集传》“文王后妃德修于身,而子孙宗族皆化于善,故诗人以‘麟之趾’兴公之子”的解说看,似指周文王的“子孙”而言;但《毛诗序》则有“《关雎》之化行则天下无犯非礼,虽衰世之公子,皆信厚如麟趾之时也”之说。既为“衰世”,就非必定为文王或周公之子了。有人认为这首诗是贵族婚礼上唱的一首喜歌。
这首诗被认为是一首赞美贵族公子的诗,似乎已没有异议。但它究竟歌唱于何种场合,实在又很难判明。方玉润以为此乃“美公族龙种尽非常人也”(《诗经原始》),大抵为庆贺贵族生子的赞美诗,似乎较近原意。古代的王公贵族,总要自夸其身世尊崇不同凡俗,所以他们的后代,也定是“龙种”“麟子”。这首诗用于恭贺贵族得子的场合,大约正能满足那些王公大人的虚荣、自尊之心。
相关诗词
-
送任进之学正之绛州
匹马嘶风踏软尘,大河东去是通津。金天后夜文星远,绛水开年化雨新。芹泮绿回官舍晓,杏坛红送讲堂春。人材瑞世从先达,皋席于今有凤麟。
-
次韵巩宪见示桐柏瀑布之作
...公,尝赋飞流水。至今福庭地,犹属羽人里。瀑泉天半来,界道见清泚。迢迢白虹贯,隐隐玉龙起。宇宙虽云宽,壮观知能几。谷帘信有之,界图宁辨此。清秋饶爽气,朱夏绝埃滓。何当振金策,逍遥山之趾。眺览既惬适,啸歌何穷已。青鞋未成往,抚己空自鄙。
-
瀛洲别意送宾之
春风起兮潞水瀰瀰,兰棹发兮扬桂旗。怅美人兮怀归,往送之兮水之湄。云娟娟兮连延,柳袅袅兮蔫绵。望美人兮高翔,策余马兮空还。君山兮青青下,中流兮溯洞庭。君归来兮故国,抚楸梧兮婴情。我思君兮悠悠,阊阖开兮倚清秋。承后皇兮嘉惠,君之来兮不可以淹留。
-
摸鱼儿·寿柴守,八月二十七日生,正是夫子绂麟之日
正当绂麟时候,秋香还弄清晓。双旌五马人间贵,千里共腾欢笑。人未老。看绿鬓朱颜,赢得花簪帽。兽炉篆袅。听檀板轻敲,歌珠一串,依约似...
-
故理刑陈公卧子有大功於吾瓯粤而祀典未备以嫌忌也秋塍偶商及之予请援太守汤公之例祠之书院中
...梦,二千年上感殷通。竟殉华亭鹤,上觐思陵攀堕弓。可怜故部民,尚抚甘棠生馀恫。何地荐溪毛,春猿秋鹤飞吟中。圣朝已不讳,亡国之恨如冰融。蕺山有精舍,聊分一座志报功。请看五犀石,太守祠祀将无同。长哦禊水诗,定有灵旂飒飒来吴淞。
-
古北口城此城雄据山顶盖徐武宁之经略也
诸城皆在山之窈,此城冠山如鸟巢。
-
人之初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
山水之閒
宇宙虽遐,古今若寄。高深何物,天地所遗。水山之閒,是当有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余及水山,与亭为四。形则万殊,情本一致。幽谷相求,玄迹多秘。退而寻之,乃获其至。
-
洗马次十一兄之道韵
...傍水入洗马,飞龙九尺凌漪沦。风鬃雾鬣才一沐,玉花照影光满身。月题却贯黄金勒,更觉闪艳开精神。主人贵想不必问,特赐内厩天麒麟。即今此物亦安用,燕山万里胡无尘。嫖姚功高自不出,长鸣但踏城西春。君不见少陵时已无伯乐,尚有曹将军写真。
-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