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从登香炉峰》是南朝宋诗人鲍照所作的一首五言诗。首四句既歌颂刘义庆,又夸赞庐山美妙,是藏神隐仙之地。“罗景”以下十二句写庐山香炉峰景物,笔法典实、沉奥,显其研炼之工。“谷馆”以下六句为第三层次,回应诗首的“羽人宅”之称,想象此山曾蕴藏的仙人。末四句结尾,回到现实的登香炉峰中,自谦献上不才之文。这首诗峭秀雄奇,然雕绩满眼,琢句取异,铸辞求新,有谢灵运山水诗的遗风,与诗人乐府诗相比,亦显厚涩凝滞。
- 作品出处鲍参军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南朝宋
创作背景
《从登香炉峰》这首诗约作于元嘉十七年(440年)。临川王刘义庆自元嘉十六年(439年)夏四月诏镇江州,至次年十月改督南兖。在江州期间,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袁淑为卫军咨议参军,鲍照与陆展、何长瑜等被引为佐史国臣。此诗即鲍照随从刘义庆登庐山香炉峰所作。
相关诗词
-
《携诸山客同上香炉峰遇雨而还沾濡狼籍互相笑谑题此解嘲》拼音版
萧洒登山去,龙钟遇雨回。磴危攀薜荔,石滑践莓苔。袜污君相谑,鞋穿我自咍。莫欺泥土脚,曾蹋玉阶来。
-
《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拼音版
香炉峰北面,遗爱寺西偏。白石何凿凿,清流亦潺潺。有松数十株,有竹千馀竿。松张翠伞盖,竹倚青琅玕。其下无人居,悠哉多岁年。有时聚...
-
《上香炉峰》拼音版
倚石攀箩歇病身,青筇竹仗白纱巾。他时画出庐山障,便是香炉峰上人。
-
《香炉峰》拼音版
香炉一峰绝,顶在寺门前。尽是玲珑石,时生旦暮烟。
-
《香炉峰》拼音版
香炉不铸石陶甄,鼻不闻香眼见烟。上有文殊师利塔,好将一瓣此中燃。
-
《护国院十咏·其二·香炉峰》拼音版
由来元化作钧陶,赋象香炉峰势高。恰似羌庐山下见,不容太白独抽毫。
-
《次韵余寺正瑞香花》拼音版
香炉峰下异香风,长忆幽芳梦寐通。渴雨旋倾茶作碗,护霜新织翠成笼。丹青点缀琼瑶上,兰麝飞浮锦绣中。花品向来谁第一,似挼玉蕊间鞓红。
-
《谢观复长髯垂膝俨然山泽之癯弃去儒业从皇甫道士于庐阜余见之三茅以所编老君实录见赠赋此奉酬》拼音版
真是儒仙薮泽姿,长髯合住谢家池。香炉峰下看云坐,碧玉壶中倒景窥。妙旨五千归日用,纂言十万见宗师。故交幡起逃儒恨,不值青藜夜访时。
-
《望香炉峰读孟浩然诗因述》拼音版
移棹望庐阜,香炉旧识名。鸟飞千嶂碧,日净片云生。伞瀑长虹下,溪深猛虎行。松门通佛宇,萝径绕檐楹。业爱远公白,诗欣孟子清。余方谢羁束,幸此共芳声。
-
《黄檗香炉峰》拼音版
黄檗寺前犹突兀,祖师塔外别安排。香炉好是中央小,无数峰峦拱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