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跋
〔先秦〕
狼跋其胡(1),载(2)疐(3)其尾。
老狼前行踩下巴,后退又踩长尾巴。
公孙(1)硕肤(2),赤舄(3)几几(4)。
公孙挺着大肚囊,脚穿红鞋稳步踏。
狼疐其尾,载跋其胡。
老狼后退踩尾巴,前行又踩肥下巴。
公孙硕肤,德音(1)不瑕(2)?
公孙挺着大肚囊,品德声望美无瑕。
小提示:诗经《狼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国风·豳风·狼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历代学者大多认定此诗所说的“公孙”即“周公”。诗以“狼”的进退皆狼狈不堪的情景,来衬托周公进退从容、无所往而不宜的智慧品德。也有人认为这是讽刺贵族王孙的诗。全诗二章,每章四句。此诗语带调侃,但有分寸,先以老狼前颠后踬的体态作比来揶揄人,后又在结句弱化了揶揄份量,使整首诗的氛围带上了一种特有的幽默感。
- 作品别称豳风·狼跋
- 作品出处诗经
- 文学体裁四言诗
- 创作年代周代
创作背景
从《毛诗序》到清代学者,大多认定《豳风·狼跋》诗中所说的“公孙”即“周公”。诗以“狼”之“进退有难”,喻周公摄政“虽遭毁谤,然所以处之不失其常”。朱熹《诗集传》认为此诗赞美周公摄政,虽遭四方流言、幼主致疑,却处变不惊,王业终成,而又功成还政,圣德无瑕。有人认为其意在于讽刺贵族王孙。闻一多《匡斋尺牍》以为,诗中的“公孙”究竟是豳公的几世孙,“我们是无法知道的”,故只要将他看作是“某位贵族”即可。闻一多还依据“德音”在《诗经》中的运用,多见于“表明男女关系”,而推测这是一位妻子,对体胖而性情“和易”“滑稽”的贵族丈夫开玩笑的诗。
相关诗词
-
和夜读离骚
孤忠烈日与秋霜,千古英魂在水央。掩卷长吁悲往事,挑灯痛饮坐寒窗。始终与国当同戚,愤抑沉身亦近狂。狼跋等诗今可覆,怡然意味最深长。
-
萍乡偶书
萍实今何在,乡名犹未更。绳桥隳臲卼,土偶飒精英。客计歌狼跋,归心叹蚓萦。独看流水缓,花底有馀清。
-
勉赵法曹
银潢河海浸崆峒,君独轩昂万派中。北鄙虎牢今子产,东山狼跋古周公。固知鲁卫封同姓,合向燕秦策异功。我欲誓江同击楫,中流不惜伴英雄。
-
江城子·髻鬟狼藉黛眉长
髻鬟狼藉黛眉长,出兰房,别檀郎。角声呜咽,星斗渐微茫。露冷月残人未起,留不住,泪千行。
-
莫跋扈
莫跋扈,付丁旿。莫侜张,付桓康。半面哭,半面啼。死与生,在一时。
-
封狼胥
朔风一夜长城倒,百万甲兵如电扫。石头城上烽连天,不见居人见秋草。秋草秋肥胡马骄,江南地赤总无苗。雍徐白骨连青冀,又见催书集飞骑。君不见耕当问奴织问婢,封狼居胥亦何易。
-
洛阳人嘲跋异
赫赫洛下,唯说异画。张氏出头,跋异无价。
-
牧童逮狼
...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童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其一童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号抓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
-
赋得狼居胥山送李侍御
材官十万绝大幕,踰河一战胡儿却。夜纵翼兵袭章渠,系以往封狼居胥。姑衍山头列旗鼓,中坛拥纛陈首虏。帐前面缚三当户,骠骑将军醉歌舞。北风千里云摧颓,瀚海波涛蹴日回。汉家天子雄才哉,捷...
-
吴老公
吴老公,薄心肠。夕河南,旦贞阳。诈书实报恩作殃,一身非魏还非梁。彼穷归义弃不祥,公心不薄尔可忘。梁家养客如养狼,狼入彼室坏彼堂。当时许媾惟朱张,溧阳公主谁家郎,乐游丝竹令人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