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三槐堂铭》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首先从天命的有常立论,肯定了善恶的因果报应,提出“仁者必有后”的观点;然后记叙了王祜手植三槐的经过和期待,以及王祜子孙后代多有仁德贤能者的事实。全文贯穿着天命有常、因果报应思想,崇尚仁厚忠恕的德行,叙事议理,委婉多姿而又清丽顺畅。
- 作品出处苏轼文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三槐堂铭》这篇文章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在湖州上任时为学生王巩家中的“三槐堂”题写的铭词。苏轼在徐州期间,王巩曾与其一起郊游吟诗。苏轼来湖州上任,王巩也赶来相会,并请其为自家“三槐堂”题铭,苏轼便应邀作《三槐堂铭》。
相关诗词
-
《题友兰堂文丞相所书为子沂赋》拼音版
友兰堂近古槐边,自昔王家表世贤。晓露寒沾苍玉佩,秋风香满白云篇。同心有待成三益,异代相看已百年。相笔辉辉华匾在,好勤忠孝答皇天。
-
《存与堂》拼音版
...风满檐,横琴月当轩。客来试相问,何以与子孙。主人笑且答,所与即所存。所存但方寸,此外勿复论。怀哉古圣哲,种德在后昆。阴阴三槐庭,奕奕驷马门。芳名尚不朽,往辙犹可援。君家有英儿,学问知渊源。骎骎富贵来,于焉贲丘园。予亦慕古道,抚心良弗谖。晤语嗟未...
-
《挽大资节使史国公三首·其二》拼音版
早袖经纶手,传之柱石材。无心到孤棘,有德付三槐。五鼎方身飨,两楹俄梦回。百年流泽远,衮衮几公台。
-
《玉山草堂》拼音版
爱汝玉山草堂好,草堂最好是西枝。浣花杜陵锦官里,载酒山简高阳池。花间语燕春常在,竹里清樽晚更移。无奈道人狂太甚,时□红袖写乌丝。
-
《三友堂》拼音版
寒窗政尔念萧瑟,况复故人疏近音。凭栏为子赋三友,便觉冰霜千古心。
-
《题三忠堂三首·其三》拼音版
一纸郇云傲劫灰,慈亲一见一心摧。如今王谢堂前燕,飞入人家更不回。
-
《题三忠堂三首·其二》拼音版
谢砌诸郎入寄奴,机云忘祖亦忘吴。一门一品如今有,三世三忠自古无。
-
《邠守李中散取乡人谢事者三人绘像邠学号三友堂予己记之复徵诗》拼音版
出仕归来义两全,真从髫龀至华颠。儒冠绘像为三友,龟佩相辉是四贤。莫与后生论损益,且于见世作神仙。东都九老夸荣贵,未比南豳德行先。
-
《题谒松陵三贤堂》拼音版
垂虹过高岸,左江右湖水。洞庭相吐吞,沧海迷涯涘。长波卷风雨,莽苍穷南纪。人材钟秀颖,习俗擅清美。高风想三贤,足以振颓靡。一时挺孤标,千载照青史。荒祠倚桥侧,草草渔樵市。舟车往来冲,今谁踵前轨。我从都城出,万事空化委。就迹月重...
-
《寄题庐山楞伽寺三贤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虚》拼音版
山房牙签三万轴,六丁下取归群玉。空馀坡老枯木枝,雪骨霜筋插云屋。楞伽老僧怀两贤,作堂要与祠千年。只供清风荐明月,不用秋菊兼寒泉。江西社里曾常伯,李家玉润苏家客。并遣巫阳招取来,分坐庐山泉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