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篇
〔唐〕
龙马(2)花雪毛,金鞍(3)五陵豪(4)。
五陵的豪家子弟,骑着配有金鞍、毛如雪花般的高头大马。
秋霜(1)切玉剑,落日明珠袍(2)。
身佩色如秋霜、利可切玉的宝剑,穿着可与落日争辉的珠袍。
斗鸡(1)事万乘(2),轩盖(3)一何高。
他们有时陪着皇帝斗鸡走马,有时却三五成群,轩车驰马,车盖高耸,在大街上招摇而过,是何等威风!
弓摧南山虎(1),手接太行猱(2)。
他们闲着无事,便出郊外驰逐行猎,弓摧南山之虎,手射太行之猱,是何等快意!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在酒酣饭饱之后,手舞宝刀,竞呈风采。
杀人如剪草,剧孟(1)同游遨。
杀人如同剪草,其形迹如同汉朝的大侠剧孟。
发愤去函谷(1),从军向临洮(2)。
他们所向往的是,发愤从军,立志报国,或东出函谷,或西向临洮。
叱咤(1)万战场(2),匈奴尽奔逃。
在战场上叱咤风云,身经百战,将胡虏驱出国门之外,立下赫赫战功。
归来使酒气(1),未肯拜(2)萧曹(3)。
凯旋之后,仅着酒气,傲视公侯,不肯向萧何、曹参一类的权贵下拜。
羞入原宪(1)室,荒淫隐蓬蒿(2)。
对于像原宪那样隐于荒径蓬莱之下的贫士,他们是不屑为伍的。
小提示:李白《白马篇》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白马篇》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当时长安之“五陵豪”,塑造了与曹植《白马篇》中不同的侠客形象,表达了一种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寄寓了李白既有热血满腔的爱国豪情又有壮志未酬的苦闷,亦有仕途颠簸、官运不济,胸有大志而不受皇帝重用的无限惋惜和悲痛之情。全诗以丰富的想象、夸张的语言,刻划了一个武艺高强、报国杀敌、功成退隐的侠客形象,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时代色彩。
- 作品别称杂曲歌辞·白马篇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731年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1),李白三十一岁,历游返回长安。徘徊在魏阙之下,始终不能够进入。于是游历到落魄市井,屡次受到土霸欺凌。这段期间,有《行路难》《白马篇》等诗,以抒发诗人的愤懑和不公平。一说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李白游长安时。
相关诗词
-
白马篇
冥冥子规林,萧萧绿杨路。白马谁家儿,扬鞭西南去。去去知何为,不辞还泞苦。阴阳速相禅,乾坤几新故。丈夫慎驰骛,出门已艰步。悠悠独鸟没,雾暗连村树。
-
白马篇
白马真龙媒惯乘,豪侠子朝游长安。道暮入新礼巾腰,佩吕虔刀手把韩。嫣弹闻鸡随处乐,搏虎何曾惮酒酣。两耳热万里临边,陲功勋未能就归。来双鬓丝从兹老,丘壑末路空嗟■。
-
白马篇
白马公孙儿,辩才四国驰。一遇谈天衍,屏息无所施。小巫见大巫,神气能不微。穴中两鼠斗,焉知是与非。河伯适东海,向若乃自嗤。鹏抟...
-
白马篇
白马谁家子,扬鞭大道傍。银鞍耀明月,宝剑如秋霜。十五隶金吾,二十拜龙骧。百千聚游侠,百万要名娼。斗鸡入南内,挟弹游平康。京兆...
-
白马篇
少年气概雄,坎壈亦因之。亲旧为我谋,直视无一辞。别有不移志,不敢生余思。顾马马头昂,为我穷四垂。万里何足虞,尺步良易歧。心忌不能下,能下才愈奇。自谓探榆塞,安知入焉支。按辔不轻入,久立审所疑。开弧听朔风,侧见阴山低。虑定神乃纵,一往谁复羁。彼亦羽林客,上下从我驰。乃知自立者,何取骄人为。少年无深谋,休用此骁骑。
-
白马篇
妍蹄饰镂鞍,飞鞚度河干。少年本上郡,遨游入露寒。剑琢荆山玉,弹把随珠丸。闻有边烽息,飞候至长安。然诺窃自许,捐躯谅不难。占兵出细柳,转战向楼兰。雄名盛李霍,壮气能彭韩。能令石饮羽,复使发冲冠。要功非汗马,报效乃锋端。日没塞云起,风悲胡地寒。西征馘小月,北去脑乌丸。报归明天子,燕然石复刊。
-
发白马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倚剑登燕然...
-
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侧叠万古石,横为白马矶。乱流若电转,举掉扬珠辉。临驿卷缇幕,升堂接绣衣。情亲不避马,为我解霜威。
-
发白马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扬兵猎月有,转战略朝那。倚剑登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