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令狐相公别牡丹
〔唐〕
平章宅(1)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宰相的家中有一栏牡丹花,待到开花时主人却不在家。
莫道两京(1)非远别,春明门(2)外即天涯(3)。
不要说长安和洛阳不算遥远,出了春明门处处皆是天涯。
小提示: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别牡丹》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和令狐相公别牡丹》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与宰相令狐楚唱和的一首七绝诗。大和三年(829)三月,令狐楚由长安赴洛阳,临别作《赴东都别牡丹》,刘禹锡以此诗与之唱和。诗人以牡丹入题,借物抒怀,写别牡丹而实叹别京国,一句“春明门外即天涯”道尽沉浮感慨。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文宗大和三年(829)三月,作者刘禹锡在长安任集贤殿学士。令狐楚元和十五年被贬衡州,大和二年刚刚被召回京师任户部尚书,不及半年又被调任为东都留守。唐人以京官为重,东都留守实是闲职,远离京国使令狐楚怏怏作《赴东都别牡丹》,刘禹锡亦为其不平而唱和作此诗。
相关诗词
-
和令狐相公南斋小宴听阮咸
阮巷久芜沈,四弦有遗音。雅声发兰室,远思含竹林。座绝众宾语,庭移芳树阴。飞觞助真气,寂听无流心。影似白团扇,调谐朱弦琴。一毫不平意,幽怨古犹今。
-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瑩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桨。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一入瑶华咏,从兹播乐章。
-
和令狐相公晚泛汉江书怀寄洋州崔侍郎阆州高舍人二曹长
雨过远山出,江澄暮霞生。因浮济川舟,遂作适野行。郊树映缇骑,水禽避红旌。田夫捐畚锸,织妇窥柴荆。古岸夏花发,遥林晚蝉清。沿洄方玩境,鼓角已登城。部内有良牧,望中寄深情。临觞念佳期,泛瑟动离声。寂寞一病士,夙昔接群英。多谢谪仙侣,几时还玉京。
-
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
高人必爱竹,寄兴良有以。峻节可临戎,虚心宜待士。众芳信妍媚,威凤难栖止。遂于鼙鼓间,移植东南美。封以梁国土,浇之浚泉水。得地色不移,凌空势方起。新青排故叶,馀粉笼疏理。犹复隔墙藩,何因出尘滓。兹辰去前蔽,永日劳瞪视。槭槭林已成,荧荧玉相似。规摹起心匠,洗涤在颐指。曲直既瞭然,孤高何卓尔。垂梢覆内屏,迸笋侵前戺。妓席拂云鬓,宾阶廕珠履。抱琴恣闲玩,执卷堪斜倚。露下悬明珰,风来韵清徵。坚贞贯四候,标格殊百卉。岁晚当自知,繁华岂云比。古诗无赠竹,高唱从此始。一听清瑶音,峥然长在耳。
-
和令狐相公九日对黄白二菊花见怀
素萼迎寒秀,金英带露香。繁华照旄钺,荣盛对银黄。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晴云遥盖覆,秋蝶近悠扬。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觞。满丛佳色在,未肯委严霜。
-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
受脤新梁苑,和羹旧傅岩。援毫动星宿,垂钓取韬钤。赫奕三川至,欢呼百姓瞻。绿油貔虎拥,青纸凤皇衔。外垒曾无警,中厨亦罢监。推诚人自服,去...
-
送令狐相公自仆射出镇南梁
夏木正阴成,戎装出帝京。沾襟辞阙泪,回首别乡情。云树褒中路,风烟汉上城。前旌传谷去,后骑踏桥声。久领鸳行重,无嫌虎绶轻。终提一麾去,再入福苍生。
-
令狐相公春思见寄
一纸书封四句诗,芳晨对酒远相思。长吟尽日西南望,犹及残春花落时。
-
令狐相公自太原累示新诗因以酬寄
飞蓬卷尽塞云寒,战马闲嘶汉地宽。万里胡天无警急,一笼烽火报平安。灯前妓乐留宾宴,雪后山河出猎看。珍重新诗远相寄,风情不似四登坛。
-
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
北都留守将天兵,出入香街宿禁扃。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孔璋旧檄家家有,叔度新歌处处听。夷落遥知真汉相,争来屈膝看仪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