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方城寻七叔祖旧题

黄庭坚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zhuàngnánshānruòpáijīnwèichénāi

qīngtánluòwànbáiyǎnshāngsānbǎibēi

zhōudǐngchóukāngjiàzhāngyuánshìdòngliángcái

juànránhuīfāngchéngguāngàidāngniánxiànglái

小提示:黄庭坚过方城寻七叔祖旧题拼音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发现错误,请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反馈给我们,谢谢!

作品简介

《过方城寻七叔祖旧题》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见逝去长辈旧题而引起无限感怆,刻划黄注傲岸之性、洋溢之才,感慨贵重之物不为人识,栋梁之材不为世用,颂祖以励志,借古以讽今。全诗笔力极重,悼情沉痛而奇气横出,对仗工稳且深刻沉着,洵为山谷名篇。

创作背景

《过方城寻七叔祖旧题》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春天,黄庭坚从北京至邓州(今属河南),经方城,写下了这首追思其七叔祖的七言律诗。

黄庭坚

黄庭坚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年间进士。宋哲宗时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因修史“多诬”遭贬。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诗以杜甫为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风格奇硬拗涩,开创江西诗派,在宋代影响颇大。又能词。兼擅行书、草书,为“宋四家”之一。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篇》。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