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宋〕
忆昔西池(1)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2)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想当年在西池欢聚痛饮,不知度过了多少欢乐的日子。离别之后却连一行书信都没有。假使不经意间重逢了,也不是当初的样子了。
安稳(1)锦衾(2)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3)。情知(4)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今夜或许能梦见锦绣屏风旁的往事,月色明亮正好伴我渡过险恶的江湖。不要问相思会有什么结果。谁都知道春天过后,花落无人能管,但人们还是为它悲伤!
小提示: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由晁冲之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怀旧相思之作。开端直叙往昔在京邑文酒诗会,欢情良多,“别来”转入当今亲旧星散,音容茫然。“寻常”二句,以往常反衬现实,言外充满人事变迁之慨。换头言旧知无信,唯有求之梦寐。而梦中相遇,休问何如,紧承“不如初”意脉。收拍以“春去”、“花无”回答,言外美景已逝、好事成空,前路黯然。
该词曲笔传情,以乐写哀,将沉痛的思念寄托在平淡的语句和豁达的理性思考之中,在同类题材的词作中显得别致新颖,发人深思。许昂霄《词综偶评》谓“情知春去后”二句,“淡语有深致,咀之无穷。”
- 作品出处宋词三百首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临江仙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公元1086年(元祐元年),宋哲宗初立,神宗母宣仁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上台,苏轼等人各有晋升。元祐八年,宣仁太后死,哲宗亲政,新党再度上台,章惇执政,排斥旧党。同年八月,苏轼被贬定州。哲宗绍圣元年,即元祐九年,“二苏”及“四学士”先后相继连续被贬。晁冲之虽只作了个承务郎的小官,也被当作旧党人物,被迫离京隐居河南具茨山(今河南密县东)。从此,当年的诗朋酒侣,天各一方,均遭困厄。晁冲之在隐居生活中对旧日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深怀眷念,当年同朋友们游宴唱和的美好往事时时萦绕于怀,引起他无限感慨和思念。该词就是这样一首怀旧相思之作。
相关诗词
-
临江仙·屋上斜阳墙上草
屋上斜阳墙上草,晚来相映清幽。小窗频倚独凝眸。角声欲断,呜咽总添愁。双鲤不来音信杳,恼人欲说还休。春秋佳日去难留。离情一缕,随水去悠悠。
-
临江仙·忆丹霞之游和澹归师寄赠韵
一骑红尘飞昔梦,片帆两地西风。到今怀抱小芙蓉。出门终古望,吾党素心同。天柱峰高仙子住,五弦目送归鸿。锦囊词句刬虚空。旧时烧佛处,只在晚霞中。
-
临江仙·解事西风真可意
解事西风真可意,秋声不到尧蓂。尚馀□荚十分清。知君当此际,清梦应长庚。道骨仙风元不老,天开鹤算龟龄。更看宝带换红鞓。拂衣辞管库,谈笑取功名。
-
临江仙·不见隋河堤上柳
不见隋河堤上柳,绿阴流水依依。龙舟东下疾于飞。千条万叶,浓翠染旌旗。记得当年春去也,锦帆不见西归。故抛轻絮点人衣。如将亡国恨,说与路人知。
-
临江仙·忆得年时京洛
忆得年时京洛,貂裘夜拥炉红。脆菘肥卜一盘供。玉人慵未唱,樱巷月初笼。少日才名落拓,偷桃窃笑天公。支那菜色画屏中。神州非瘠土,鬼谷岂文穷。
-
临江仙·成都西园
试问前村深雪里,小梅未放云英。阳和先到锦官城。南枝初破粉,东阁有馀清。人在高楼横怨管,寄将陇客新声。西园下晚看飞琼。春风催结子,金鼎待调羹。
-
临江仙·一自沈香亭上宴
一自沈香亭上宴,寻芳不数江南。毫端弹指现优昙。天香生便好,国色午尤酣。淡扫胭脂轻蘸绿,春风笑靥微憨。珍珠帘幕紫金龛。百花皆下品,爽气映晴岚。
-
临江仙·一夜西风细雨
一夜西风细雨,惊心芳事将阑。恹恹睡起小屏山。断魂随落絮,残梦怯啼鹃。欲问春归何处,空怜花自无言。几回吟望向风前。不堪芳草色,争奈夕阳天。
-
临江仙·两住西园都作客
两住西园都作客,主人暂借娇娃。莫嫌篱畔少黄花。香腮微晕,红露湿天葩。自古钟情推我辈,忍教闲却檀牙。酒阑歌罢月痕斜。温柔乡里,须认是卿家。
-
临江仙·千古武陵溪上路
千古武陵溪上路,桃源流水潺潺。可怜仙侣剩浓欢。黄鹂惊梦破,青鸟唤春还。回首旧游浑不见,苍烟一片荒山。玉人何处倚栏干。紫箫明月底,翠袖暮云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