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

高适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践更(3)陇首(4),远别指临洮(5)

白少府带领戍卒将去陇右,行将分手远别,直奔临洮。

为问关山事(1)何如(2)州县劳(3)

试问关山送兵之事,与在州县劳苦相比怎样?

军容随赤羽(1)树色(2)青袍(3)

士兵们身带赤羽之箭,使行进的军容更为雄壮,满山的树色青青,使身着青袍的白少府更为威武。

断单于臂(1),今年太白(2)高。

料想谁可俘虏匈奴强虏,将星高照,此行定能击败匈奴。

小提示:高适《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白少府送兵之事,首联点出送别,颔联写问别,颈联写别时情景,尾联写别时慰勉,借以表达自己立功边陲的愿望。格调激昂雄壮,与诗人憔悴失意时的送别之作颇不相同。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创作背景

《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这首诗是唐天宝十一载(752年)秋冬之际,高适离开长安,赴任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中掌书记的途中,经陇山时所作。高适遇到向临洮送兵的白少府,看到浩浩荡荡的新兵队伍,不禁作下这首诗表达立功边塞的强烈愿望。

高适

高适

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

高适(704—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