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顺帝末京都童谣》是汉顺帝末年流传于京都洛阳的一首歌谣。这首歌谣揭露了东汉权臣梁冀陷害正直大臣这样真实的历史,对被冤杀的李固充满了同情、哀怜之情,对卑鄙小人得道于世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全诗运用对比手法,语言鲜明有力。
- 作品别称京都谣
- 作品出处后汉书
- 文学体裁三言诗
- 创作年代东汉
创作背景
《顺帝末京都童谣》产生于东汉顺帝末年,最初见于《后汉书·五行志》,《乐府诗集》收入《杂歌谣辞》。东汉顺帝死后,继位的冲帝、质帝各在位一年也都相继夭亡。于是,为立嗣君,宫内朝中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太尉李固忠正鲠直,主张迎立清河王刘蒜为帝,因为他是长子,且雅性聪明,敦诗悦礼。外戚、大将军梁冀则为了便于自己操纵朝政,竭力主张立年幼而昏庸的蠡吾侯刘志为帝,而其他朝官如司徒胡广等则附和梁冀。最终,梁冀沟通了白太后,在这场斗争中获胜,刘志即位为汉桓帝。就在桓帝即位的当天,梁冀就将李固免职、下了大狱,并把他杀害于狱中,而后又将李固的尸身暴露在大道边。与此同时,附会梁冀的一帮党羽如胡广、赵戒、袁汤等人被封了侯爵。京都洛阳的老百姓,为如此不公的现实而愤激难平,于是编唱了这支歌谣,作为民意和舆论的反映。
相关诗词
-
《洛中童谣二首·其一》拼音版
三月末。四月初。杨灰簸土觅真珠。
-
《庚辰岁仲夏冲照处士王筌子真自渭上游三茅是时业趋召京师分袂于永城聊写长言同浼行色》拼音版
君为天下都散汉,我是人间大丈夫。君往茅山住岩岭,我乘汴水入京都。翩翩云鹤惊飙驭,汩汩尘埃满客裾。祇看此行皆可见,不须开口说贤愚。
-
《代书寄鸭脚子于都下亲友》拼音版
予指老无力,不能苦多书。书苟过百字,便觉筋挛拘。京都多豪英,往往在石渠。作书不可周,寄声亦已疏。后园植佳果,远赠当鲤鱼。中虽无尺素,加餐意何如。
-
《又赋京师初食车螯》拼音版
...冬之严,庶羞罗列穷脆甘。有馈奇味众莫觇,久秘不出须宾酣。红炉炽炭发其钳,金钟一引连四三。满坐诧美欢笑谈,肯复重顾蛏与蚶。京都贵人粱肉厌,远致异物无微纤。骈珍错怪百类兼,何久遗此不得参。乃知物用有远。
-
《一年佳节惟立春元夕并在一日亦盛事也灯火笙簧处处有之斗城且尔况京都乎追想旧游成一诗聊摅郁郁·其三》拼音版
试听楼头报几更,暗尘渐歇夜方清。但知贪赏千家月,不问滞留三里城。延得簪缨还洞府,移将星斗下瑶京。道心与俗元无碍,感耳何嫌下俚声。
-
《一年佳节惟立春元夕并在一日亦盛事也灯火笙簧处处有之斗城且尔况京都乎追想旧游成一诗聊摅郁郁·其二》拼音版
公堂宴处万灯明,灶鼓鼕鼕脆管清。莫厌青裙分作队,那无艳粉笑倾城。甘心挝鼓投荒裔,敢望传柑近上京。咫尺宾朋若胡越,语音嘈杂隐雷声。
-
《一年佳节惟立春元夕并在一日亦盛事也灯火笙簧处处有之斗城且尔况京都乎追想旧游成一诗聊摅郁郁·其一》拼音版
揭地东风作晓晴,峭寒别是一般清。五更彩燕归铃阁,一夜金莲撒斗城。岁稔歌谣欣越俗,酒阑魂梦绕神京。几多携手天街月,行听帘帏笑语声。
-
《叔虎辱与予游最久其所为诗文仅窥一二未获搴珠璧之椟而纵观也行李来京都携方崖类稿携续集示予暇日隐几读之斫巧抽新绚彩烂烂为之洞》拼音版
昔君游我里,诸老皆竞爽。今逾三十年,百事一非往。君今来京都,相对各槁项。清灯话畴昔,未语意先惘。橐中剩缃帙,挈来耀书榥。栒虡列群编,金石振逸响。又如春水阔,縠澜敷浩瀁。绣鞶饫耳闻...
-
《送强彦栗之京都》拼音版
春水满南国,悠然生远愁。褰裳采芳荑,薄暮送行舟。神都丽燕服,景气若瀛洲。星连绛阙动,云承翠叶浮。鴐鹅飞海子,杨柳荫宫沟。寄言幕府掾,览赏日夷犹。
-
《送周颖之京师》拼音版
...游累百谁尔汝,人皆不与争揶揄。掩关啜菽苦意气,粪壤玉璧泥沙珠。宣慈中山我孤处,昨日走介贻我书。书云诏下吁俊乂,父兄命颖之京都。古人求养志择禄,今而岂得逃驰驱。肩书手剑出门去,哜咨肯复儿女如。我闻此语涕交下,人皆欲养繄我无。羡子之为与道合,劝子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