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
〔唐〕
竹帛(1)烟销(2)帝业(3)虚(4),关河(5)空锁(6)祖龙居(7)。
燃烧竹帛的青烟散尽帝业也化而为虚,函谷关和黄河白白护卫着始皇帝所居。
坑灰未冷山东(1)乱,刘项(2)原来不读书(3)。
焚书坑内的灰烬未冷山东已发生暴乱,灭亡秦国的刘邦和项羽原本并不读书。
小提示:章碣《焚书坑》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焚书坑》是唐代诗人章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首句以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史实作为切入点,明叙暗议,用略带夸张的手法揭示了焚书与亡国之间的矛盾。次句紧承首句,又从另一角度揭示秦王朝灭亡的教训,有利天险也不能守住基业。第三句在点题的同时,进一步对焚书一事做出了评判。最后一句以议论结尾,借刘邦、项羽二人不读书之史实抒发感慨。这首诗以史家笔法,独辟蹊径,把“焚书”与“亡国”看似不相关的事情联系到一起,层层推进,自然圆转,言辞夸张,言他人所未言,巧妙的讽刺了秦始皇焚书的荒唐行为。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文学韵律押[鱼]韵
- 创作年代唐末
创作背景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地位,采取丞相李斯的建议,于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烧毁图书(医药、卜筮、农作书籍除外),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活埋儒生,力图使他的帝业延续下去。作者可能到过烧毁图书的地方,耳闻目睹,有感而作。
相关诗词
-
感兴二十一首·其十四
荀卿语性恶,秦皇遂焚书。李斯悍而愎,竟不逃严诛。寒瓜熟坑土,机阱坑群儒。激水乃过颡,顺流岂长趋。天下可立取,诸侯血相屠。舜禹不足法,伊皋真鄙夫。骊山骨未朽,咸阳已丘墟。惜哉兰陵老,巍冠讲...
-
李斯泰山石刻题后
...,摹勒非其真。兹碑立榛莽,缺画鬼所扪。迩来碧霞宫,复遭野火燔。岂其坑儒魂,来报焚书冤。阿房三月灰,余焰犹复然。我言嬴秦罪,在废籀古文。改篆而篆亡,毁经而经尊。几令周孔字,禁抑不得传。非有叔重功,六义无渊...
-
河间道中有怀献王
嬴氏乱天纪,酷虐难具陈。苦欲愚黔首,《诗》《书》遭坑焚。群籍付烈焰,六艺已灰尘。孤危念吾道,一发引千钧。汉祖起丰沛,马上除暴秦。未暇求遗书,绛、灌祇武人。迁延及六、景,此事遂因循。虽除挟书律,大义惜未伸。卓哉河间王,所好匪世珍。日华启高馆,文采照河滨。...
-
古书行,赠吴孟思
...创大篆岂柱史,石鼓有刻非无徵。骊珠煌煌几千颗,照烛万世开章程。周平东迁帝纽解,甄酆继出加研精。秦斯学荀儒运阨,独负小篆超焚坑。戈森剑列出华玉,百世是宝堪依凭。次仲忽挟八分起,喜动吕政消威棱。一朝槛车化鹤去,传闻无乃非人情?政方鞭戮海宇日,程邈继...
-
分题得孔林送张廷芳巡按山东
孔林乔木蔽高空,岱岳西来泗水通。万古山川神陟降,百王封秩礼尊崇。诗书世岂坑焚后,俯仰吾犹覆载中。却羡东巡张侍御,得先瞻拜仰遗风。
-
孔林瑞槐歌
...古,百尺长柯挟风雨。密叶蟠空拥翠云,深根贯石流琼乳。苍皮皴蚀纹异常,天成篆籀分毫芒。游丝萦错科斗乱,云气飞动龙鸾翔。嬴秦书焚士坑戮,几叹遗经藏壁屋。千年圣道复昭明,喜见文章出嘉木。神明元冑嗣上公,雨露滋沐深培封。清阴如水石坛静,弹琴树底歌薰风。
-
读薛文清读书录
孔孟既云没,邪说浸昌炽。祖龙焚坑之,吾道益失坠。汉唐千载间,孰为传道器。宋氏正学明,乃能辟邪诐。周程与张朱,前后绪相继。卓哉薛文清,为学知取弃。独宗五子语,可谓得大意。兹读读书录,聿见平生志。自云心所开,取以相劄记。如香象度河,步步皆实地。澹泊味有...
-
检书吟
日出检群书,幽窗送新翠。中怀偶不平,展卷风花坠。西汉尚文章,东汉尚节义。横议遭焚坑,激扬天所忌。出师前后心,侃侃追谟誓。典午快雄谈,南朝工藻缋。宣公奏疏陈,谏果余真味。诗史少陵翁,讴歌纪时事。韩起八代衰...
-
苏校十周年纪念书事
...无成。安然死沙丘,身首犹相盛。天道不可知,众目空怒瞪。作此代陈尸,三日不一振。终之付楚炬,顷刻加煎烹。示与众共弃,聊以报焚坑。讵彼主校者,目骇心震惊。谓我有所激,忿忿示不平。深恐触时忌,巢覆卵亦倾。欲我撤之去,与我争硁硁。一笑逊谢之,区区但编氓...
-
书愤
...营。半月又蹉跎,孔村惜虚声。自兹乌向隙,贼逸由双鹏。乌南又三匝,北师气徒增。官村怒焚舟,一蹶愤且婴。贼得徜徉去,濛州踏堑坑。南师逡巡及,涂詈闻蚩儜。桂林时已震,先出魁与莹。蠢兹弹丸邑,贼备原可乘。其如南北师,弃甲同执冰。从容贼沟垒,弥月经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