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云诗
〔魏晋〕
【其一】
停云诗·其一
霭霭(1)停云(2),濛濛(3)时雨(4)。
阴云密密布空中,春雨绵绵意迷蒙。
八表(1)同昏,平路伊阻(2)。
举目四顾昏沉色,路途阻断水纵横。
静寄(1)东轩(2),春醪独抚(3)。
东轩寂寞独自坐,春酒一杯还自奉。
良朋悠邈(1),搔首(2)延伫(3)。
良朋好友在远方,翘首久候心落空。
【其二】
停云诗·其二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
空中阴云聚不散,春雨迷蒙似云烟。
八表同昏,平陆(1)成江。
举目四顾昏沉色,水阻途断客不前。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幸赖家中有新酒,自饮东窗聊慰闲。
愿言怀人,舟车靡(1)从。
思念好友在远方,舟车不通难相见。
【其三】
停云诗·其三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1)。
东园之内树成行,枝繁叶茂花纷芳。
竞用新好(1),以怡(2)余情。
春树春花展新姿,使我神情顿清朗。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1)。
平时常听人们言,日月如梭走时光。
安得促席(1),说彼(2)平生(3)。
安得好友促膝谈,共诉平生情意长。
【其四】
停云诗·其四
翩翩(1)飞鸟,息我庭柯(2)。
鸟儿轻轻展翅飞,落我庭前树梢头。
敛翮(1)闲止(2),好声相和(3)。
收敛翅膀悠闲态,呜声婉转相唱酬。
岂无他人,念子(1)实多。
世上岂无他人伴,与君情意实难丢。
愿言不获,抱恨如何(1)!
思念良朋不得见,无可奈何恨悠悠。
小提示:陶渊明《停云诗》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停云》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此诗分四章,其主旨正如序中所言,“思亲友也。”诗中运用比兴的手法和复沓的章法,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烘托描写,和不能与好友饮酒畅谈的感慨,充分抒发了诗人对好友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诗中“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平陆成江”等诗句也暗含了作者对时世的担忧。
- 作品别称停云并序
- 作品出处陶渊明集
- 文学体裁四言诗
- 创作年代东晋
创作背景
《停云》此诗约作于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年)春,当时作者闲居于家乡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此前一年,桓玄在建康(今南京)篡东晋帝位,这一年二月,刘裕收取京口(今镇江)、广陵(今扬州),进一步攻占建康(今南京)。桓玄逃经浔阳,挟晋帝走江陵(在今湖北)。
相关诗词
-
停云四章赠允初
霭霭停云,悠悠我思。袭我春服,好风时吹。我征聿至,乃入园扉。鸟鸣嘉木,鱼跃清池。其物欣欣,其人在斯。我息其庐,话言《诗》《书》。寒葵载刈,旨酒盈壶。以觞以咏,其乐于于。凄凄风雨,笥衣授余。乃空汝床,曰安我居。飘风及雨,诘旦乃已。我晨斯兴,...
-
和陶诗·其一·停云
瞻彼停云,载风载雨。有怀伊人,道远且阻。慨彼莫耶,灯前独抚。寄兴寥寥,黯然凝伫。
-
兰亭诗二首·其二
流风拂枉渚,停云荫九皋。莺语吟修竹,游鳞戏澜涛。携笔落云藻,微言剖纤毫。时珍岂不甘,忘味在闻韶。
-
腊月四日同杨谕德晚出访友人李伯葵余回至长安街坠马遂在告数日胡学士先以诗见寄明日杨复以诗来相嘲因次韵奉答且以自解也然后诗结
雪消官道马难行,驾驭由来未可轻。颠蹶泥涂争失笑,淋漓衣袖益堪惊。浩歌不尽停云意,高卧何胜恋阙情。忽得好诗相慰藉,明珠万斛照新晴。
-
舍弟自均州城楼别后道寄二诗有感辄和
秋风鼓舵乍移襄,矫首停云思渺茫。
-
中丞曹丈手录新诗见示卒业感而有谢
山城春晚足音微,漠漠停云四望非。
-
书边袖石诗集后二首·其一
囗囗苦忆王仲宣,投簪浩荡卧江天。三年促膝从予坐,四海低头道子贤。北李南何各坛坫,枫青塞黑与缠绵。因君更逐停云想,望断襄阳落照边。
-
人日停云馆小集
新年便觉景光迟,犹有馀寒宿敝帷。寂寞一杯人日雨,风流千载草堂诗。花枝未动临佳节,菜饭相淹亦胜期。春色到今深几许,小山南畔草痕知。
-
送芮长史致政还乡
...官桂芳,于君实联署。况复紫垣南,廨宇相邻住。相亲日相好,岁久交谊深。明月映澄潭,两照知己心。暮龄乃乖分,关山隔南北。时诵停云诗,相望但相忆。今来语未竟,遽复倒离尊。重晤知何时,黾勉频加餐。
-
遇雨后送镜川杨先生谒陵次去秋见忆韵二首·其一
春祠秋祭总期程,陵典分官次第行。苦雨途穷怜我拙,停云诗好荷公情。倦游丘壑心还在,历尽波涛梦亦惊。今日不堪还北望,树头风鹤有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