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鸟
〔魏晋〕
翼翼(1)归鸟,晨去(2)于林。
归鸟翩翩自在飞,清晨离巢出树林。
远之(1)八表(2),近憩云岑。
天空辽阔任飞翔,就近歇息在云岑。
和风不洽(1),翻翮(2)求心(3)。
和暖春风迎面吹,掉转翅膀求遂心。
顾俦(1)相鸣,景(2)庇清阴(3)。
且看同伴相鸣叫,身影藏在清树荫。
翼翼(1)归鸟,载(2)翔载(2)飞。
归鸟翩翩自在飞,自由翱翔任飞飞。
虽不怀游(1),见林情依(2)。
如今已无远游志,每见丛林情依依。
遇云颉颃,相鸣而归。
上下翻飞因云阻,相呼相唤结伴归。
遐路诚悠(1),性爱无遗(2)。
青云之路虽诱人,天性恋巢难舍弃。
翼翼(1)归鸟,驯(2)林徘徊。
归鸟翩翩自在飞,悠然林间任盘旋。
岂思天路(1),欣反旧栖(2)。
谁还寻思登天路,返回旧林心喜欢。
虽无昔侣(2),众声每谐。
昔日伴侣虽已去,群鸟谐鸣欣欣然。
日夕气清,悠然(1)其怀。
薄暮斜晖气清爽,闲适惬意戏林间。
翼翼(1)归鸟,戢羽寒条(2)。
归鸟翩翩自在飞,收敛双翅落寒条。空
游不旷(1)林,宿则森标(2)。
阔林间尽游乐,夜来止宿高树梢。
晨风清兴(1),好音时交。
晨风吹拂添清兴,众鸟谐呜乐陶陶。
矰缴奚施?已卷(1)安劳(2)!
矰缴已无施用处。射者藏之莫操劳!
小提示:陶渊明《归鸟》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归鸟》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诗作。此诗通过归鸟不遇“和风”归而求与心相合之同调者,表现出对“遐路诚悠,性爱无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诗人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心志。全诗采用《诗经》中“比”的艺术手法,以归鸟喻诗人的归隐之志。
创作背景
此诗约为东晋安帝义熙二年(406年)陶渊明四十二岁时所作。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义熙元年(405年),他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此诗当作于彭泽归田的次年,是与《归园田居》组诗同时期的作品。
相关诗词
-
安南国贡使阮辉𠐓登岳阳楼有句云雾借山光吞去鸟客从镜上数归渔颇觉新隽阮安南探花也
淡云微雨朝鲜使,去鸟归渔交趾才。我是中朝旧供奉,江湖白发首重回。
-
和陶诗·其四·归鸟
归鸟迟迟,林下萧条。日既久矣,宿于丛标。载戢其羽,鸣声交交。亦既倦矣,云何能劳。
-
归鸟
日落群山静,天寒独鸟归。声悲故巢远,影入片云微。踪迹怜吾滞,青冥羡汝飞。莫为双翼误,须避暗中机。
-
晚步庭际看归鸟
落照射榕腹,群飞归鸟情。鹰翔殊意气,爵伺善疑惊。觅食尝穷日,投栖自远程。独怀鸥泛适,浩荡易为生。
-
和陶诗·其三·归鸟
有鸟来归,绕林徘徊。岂不高举,乐此故栖。双双比翼,其意则谐。悠然见之,惬我襟怀。
-
西江月·豆圃人归鸟下
豆圃人归鸟下,草衣翁醉童扶。相逢邻里笑胡卢,野史盲词今古。白酒前村最好,清风此地真无。夕阳欲落黑云铺,八九夜来风雨。
-
归鸟
紫山青嶂尽如家,负日冲烟复带霞。今古乾坤秋一幅,几番归鸟与栖鸦。
-
和陶归鸟诗六十八首·其二
孑孑孤鸟,畴与同飞。前者振羽,后者莫依。彩泽卑弃,独影宵归。怅望天末,云路阻违。
-
和陶诗·其一·归鸟
有鸟来归,栖于旧林。白云依依,亦在其岑。抱瓮之叟,厌彼机心。云胡不息,恶木之阴。
-
感归鸟
鸟雀知既夕,相逢如择栖。嗟余独何者,失侣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