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咏贫士七首》是晋宋之际大诗人陶渊明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以孤云、独鸟自况,象征着诗人孤独无依的处境和命运,表现出诗人守志不阿的高洁志趣;
创作背景
《咏贫士七首》是陶渊明创作的组诗,当作于南朝宋元嘉三年(426)陶渊明拒受江州刺史檀道济所馈粮肉前后,是陶渊明晚年的咏怀之作。
相关诗词
-
《拟咏贫士七首·其四》拼音版
昔在冯敬通,晚节极穷困。岂不尝专城,肥遁故无闷。如何彼江生,赋此以为恨。政坐不能隐,揣谓意有怨。与世一不合,心迹当两远。岂容近市朝,尚与俗物溷。
-
《拟咏贫士七首·其五》拼音版
堂堂孔北海,不忧樽酒空。一旦坐口语,老瞒不见容。危行言未逊,难保明哲躬。虞翻落日南,管宁老辽东。事至于此极,岂愿飘孤蓬。所以焦先者,愧处蜗庐中。
-
《和咏贫士七首·其三》拼音版
孙登弹一弦,陶有无弦琴。宫商虽?嵼,千载流孤音。客有为余言,枉尺蕲直寻。轩渠聊对客,酒贵吾不斟。亭亭山上松,高节为众钦。孰云异语默,而不同此心。
-
《和咏贫士七首·其四》拼音版
朝得故人书,缄题日在娄。开缄釂十觞,天末遥献酬。杞国忧天倾,婺妇恤宗周。哀哉许泛辈,乃怀田舍忧。赤风荡中原,飞鸟亡其俦。倾筐谋一醉,已矣惭苟求。
-
《和咏贫士七首·其一》拼音版
平生蹈孔孟,遇物心依依。孤灯倚空壁,思借寒女辉。力少意自多,如走不逐飞。盛夏赋行役,淩冬复来归。崎岖何所得,所得寒与饥。逝展丈夫雄,永释儿女悲。
-
《拟咏贫士七首·其七》拼音版
龚夬坐何罪,持扇行觅钱。唐意介之孙,忍饿死空山。我尝读史册,怅望南渡前。似兹良亦多,晚辈未可姗。此责有所归,冠裳天地颠。祸至崩杞国,彼悔其奚言。
-
《咏贫士七首·其三》拼音版
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原生纳决履,清歌畅商音。重华去我久,贫士世相寻。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赐也徒能辨,乃不见吾心。
-
《咏贫士七首·其五》拼音版
袁安困积雪,邈然不可干。阮公见钱入,即日弃其官。刍槁有常温,采莒足朝飡。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至德冠邦闾,清节映西关。
-
《和陶咏贫士七首·其六》拼音版
光景如春花,身世似秋蓬。渊明洞此理,养拙不求工。上独思四皓,下独友两龚。出处虽或异,心迹亦略同。安贫抱全节,虽穷亦如通。九原傥可作,我欲以身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