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小石城山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后游行而作,是《永州八记》最后一篇。作者先详细描绘了小石城山的形状、布局,突出其酷似石城。赞叹山石树木的疏密仰伏,好像高明者有意设计、布置的,然后自然转入关于“造物主之有无”这一重大哲学命题的议论。作者用欲擒先纵的笔法,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发泄了自己屈遭贬谪,横受压抑的不平。
创作背景
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运动,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7年)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到永州后,其母病故,王叔文被处死,他自己也不断受到统治者的诽谤和攻击,心情压抑。永州山水幽奇雄险,许多地方还鲜为人知。柳宗元在这漫长的戴罪期间,便到处游览,搜奇探胜,借以开拓胸襟,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永州八记》就是这种心态之下的游历结晶,此文是其中的最后一篇,作于元和七年(812年)。
相关诗词
-
《客有自滇来者惠小龙团大理小石屏》拼音版
李侯知我诗肠枯,为我山中摘云腴。又截滇山一片玉,连云带水覆我屋。古壁巃嵷生风雨,山鬼跳叫渔翁语。清泉潺潺流入户,撱石苍壁供澄煮。玉川穷愁大米颠,我欲兼之得公怜。人生适意轻富贵,闭门烹鼎卧看山。
-
《游褒禅山记》拼音版
...之阳名之也。距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遊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遊者不能穷也,谓之後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
《水龙吟·秋思,次母忆旧之作,时父在都门》拼音版
...树凉飘,满庭景色仍如旧。啼鸦数点,斜阳一缕,挂残疏柳。有恨林花,无情衰草,风吹重又。看轻阴带雨,天涯万里,楼高漫频搔首。记泊石城烟渚,落红孤鹜常如绣。轻舟画舫,布帆兰枻,暮云天皱。水静初澄,蓼红将醉,早秋时候。对庭前、萧索西风,惟有寒蝉高奏。
-
《蓦山溪·小花静院》拼音版
小花静院,有个人人现。缥缈更娉婷,算不数、歌朋舞伴。鸣珂曲里,常记偶相逢,无语恨,有情愁,绿嫩红妆浅。别来谁念。人面关山远。凝睇倚危楼,眼波长、眉峰不展。一年心事,到此向谁论,书雁杳,梦云深,寂寞江天晚。
-
《九日同黄宏公游古城山》拼音版
信步攀跻感旧游,寒烟衰草思悠悠。西风白发空惊老,晚节黄花独耐秋。宇宙几人欢喜饮,江山一片古今愁。渊明三径今犹在,自笑不如归去休。
-
《春游殳山用贝廷琚韵》拼音版
小艇来山麓,閒吟趁晚晴。看烟青嶂合,倚树白云行。院古摇萝影,林深碍月明。缅怀今古事,藉草听流莺。
-
《山中曲三首·其三》拼音版
峭石激湍响,古城临水居。城东有渴叟,不及水中鱼。
-
《玲珑四犯·山雨来时》拼音版
山雨来时,恍记得催诗,头上云暗。战叶荷喧,飘乱泪珠千点。浓睡乍醒鸳鸯,荡倩影、镜痕流艳。信露晨、月夜非暂。留待后期重验。谢家堂户春阴澹...
-
《两山间》拼音版
自予营北渚,数至两山间。临路爱山好,出山愁路难。山花如水净,山鸟与云闲。我欲抛山去,山仍劝我还。只应身后冢,亦是眼中山。且复依山住,归鞍未可攀。
-
《度石门山》拼音版
石门千仞断,迸水落遥空。道束悬崖半,桥欹绝涧中。仰攀人屡息,直下骑才通。泥拥奔蛇径,云埋伏兽丛。星躔牛斗北,地脉象牙东。开塞随行变,高深触望同。江声连骤雨,日气抱残虹。未改朱明律,先含白露风。坚贞深不惮,险涩谅难穷。有异登临赏,徒为造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