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三良

魏晋 陶渊明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弹冠乘通津(1),但惧时我遗(2)

出仕为官居要职,只怕蹉跎好时光。

服勤尽岁月(1),常恐功愈微(2)

一年到头勤效力,常恐功绩不辉煌。

忠情谬获露(1),遂为君所(2)

忠情偶尔得表现,于是得宠近君王。

出则陪文舆(1),人必侍丹帷(2)

出门陪同在车边,入宫服侍丹帷旁。

箴规响已从(1),计议初无亏(2)

规劝之言即听取,建议从来不虚枉。

一朝长逝后,愿言同此归(1)

一旦君王长逝后,愿得一道把命亡。

厚恩固难忘,君命(1)可违!

君王恩厚难相忘,君命怎能敢违抗!

临穴罔惟疑(1)投义(2)攸希(3)

面临坟墓不犹豫,献身大义志所望。

荆棘笼高坟,黄鸟声正悲。

草丛笼罩高坟墓,黄鸟啼鸣声悲伤。

良人不可赎(1)泫然(2)沾我衣。

三良性命不可救,泪水沾湿我衣裳。

小提示:陶渊明《咏三良》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咏三良》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借咏为秦穆公殉葬的“三良”子车奄息、子车仲行、子车针虎之事,其主旨为歌颂秦穆公的知遇之恩,从仕途可畏的角度表达对“三良”为穆公殉葬的悲悯之情,并以此表彰张袆不肯毒死零陵王而自饮毒酒先死的尽忠行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同《咏二疏》、《咏荆轲》是陶渊明三首著名的咏史诗,三篇体制大体相当,当为同一个时期的作品。但具体创作时间大致有两说:一说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当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之后不久,约在永初三年(422年),陶渊明五十八岁;一说约作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年),与《杂诗十二首》写作时间相近,陶渊明五十岁。

陶渊明

陶渊明

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有《陶渊明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