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三良
〔魏晋〕
弹冠乘通津(1),但惧时我遗(2)。
出仕为官居要职,只怕蹉跎好时光。
服勤尽岁月(1),常恐功愈微(2)。
一年到头勤效力,常恐功绩不辉煌。
忠情谬获露(1),遂为君所私(2)。
忠情偶尔得表现,于是得宠近君王。
出则陪文舆(1),人必侍丹帷(2)。
出门陪同在车边,入宫服侍丹帷旁。
箴规响已从(1),计议初无亏(2)。
规劝之言即听取,建议从来不虚枉。
一朝长逝后,愿言同此归(1)。
一旦君王长逝后,愿得一道把命亡。
厚恩固难忘,君命安(1)可违!
君王恩厚难相忘,君命怎能敢违抗!
临穴罔惟疑(1),投义(2)志攸希(3)。
面临坟墓不犹豫,献身大义志所望。
荆棘笼高坟,黄鸟声正悲。
草丛笼罩高坟墓,黄鸟啼鸣声悲伤。
良人不可赎(1),泫然(2)沾我衣。
三良性命不可救,泪水沾湿我衣裳。
小提示:陶渊明《咏三良》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咏三良》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借咏为秦穆公殉葬的“三良”子车奄息、子车仲行、子车针虎之事,其主旨为歌颂秦穆公的知遇之恩,从仕途可畏的角度表达对“三良”为穆公殉葬的悲悯之情,并以此表彰张袆不肯毒死零陵王而自饮毒酒先死的尽忠行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同《咏二疏》、《咏荆轲》是陶渊明三首著名的咏史诗,三篇体制大体相当,当为同一个时期的作品。但具体创作时间大致有两说:一说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当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之后不久,约在永初三年(422年),陶渊明五十八岁;一说约作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年),与《杂诗十二首》写作时间相近,陶渊明五十岁。
相关诗词
-
咏八日诗三首·其二
真人播神化,流渟良有因。龙潜兜术邑,漂景阎浮滨。伫驾三春谢,飞辔朱明旬。八维披重蔼,九霄落芳津。玄祗献万舞,般遮奏伶伦。淳白凝神宇,兰泉涣色身。投步三才泰,扬声五道泯。不为故为贵,忘奇故奇神。
-
空中歌三首·其三
散诞游山水,吐纳灵和津。炼气同希夷,静咏道德篇。至心宗玄一,冥感今乃宣。飞驾御九龙,飘飘乘紫烟。华景曜空衢,红云拥帝前。暂迂蓬莱宫,倏忽已宾天。伟伟众真会,渺渺...
-
水调歌头·咏爱月夜眠迟
三五嫦娥月,夜色正婵娟。自从窃药归去,天上几千年。试问广寒高处,为甚缺多圆少,此理孰为权。弦望知天定,离合可人怜。典宫锦,歌水调,载楼船。谪仙居士何在,月色尚依然。遥想人生百岁,三万六千良夜,能得几时圆。莫遣金盆落,达曙照无眠。
-
癸巳岁除夜诵孟浩然归终南旧隐诗有感戏效沈休文八咏体作·其三·不才明主弃
沃壤有多稼,良工无废材。固知时不弃,正坐老无媒。病骥终难驾,寒花不易开。古来天下士,取次没蒿莱。
-
静安八咏录四·其三·涌泉
元气斡坤轴,不舍昼夜旋。四五穷其上,趵突万劫泉。宁随月盈缩,滚滚常自然。沸如沃焦起,汨若尾闾连。神虎耻来跑,骊龙惧为渊。自天一数生,在理合后先。荒哉博望侯,空去求河源。美彼西方人,卓锡良有缘。
-
咏怀·其十三
修饰乃窥镜,容辉讵自然。托意匪膏沐,飞蓬良亦妍。黄鹄振六翮,素衣仪九天。骐骥释珠络,莽苍生云烟。如何性情事,与俗相因缘。坟典彰媚好,冠冕文拘挛。守真谅不察,脉脉向婵娟。
-
杂咏三首·其二
五岳多名山,鹿门多良田。清风轶千古,卓见先民贤。昨过城东市,邂逅湖中仙。授我杞菊饵,以养草木年。
-
河汾五贤咏五首·其三·文中子
古人不可见,古俗宁复淳。依依万春乡,疏属连清汾。良时旷莫与,鸣鸟寂不闻。悠悠礼乐志,终与麋鹿群。颓波逝东极,寒云满西津。惜哉经世言,淆杂多芜榛。时无伊川子,此意将谁论。
-
和沈石田先生咏落花二首·其二
绝代佳人奈老何,千红万紫尽婆娑。好天良夜三通角,寒食清明一掷梭。罗袖几回承不着,绣鞋频避踏还多。春光摇荡江南北,泪落长秋月下歌。
-
杂咏三首·其三
商阳杀三人,每辄不忍视。亦云食君食,报礼当如此。波澜吹九州,金石安得止。永怀南山阿,慷慨中夜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