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赋
〔南北朝〕
宜春苑(1)中春已归,披香殿(2)里作春衣。新年(3)鸟声千种啭(4),二月杨花(5)满路飞。河阳(6)一县并是花,金谷(7)从来满园树。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8)即横路。开上林(9)而竞入,拥河桥(10)而争渡。
宜春下苑的春天又回来了,披香殿里正赶制春装。新年伊始的鸟鸣婉转动听,早春二月的柳絮满路飞扬。就好像来到了河阳县,眼前都是桃李的花朵;又像是进入金谷园,到处是青翠的林木。一丛丛香草妨碍了游人的脚步,一缕缕游丝拦住了幽邃的去路。
出丽华(1)之金屋(2),下飞燕(3)之兰宫(4)。钗朵(5)多而讶重(6),髻鬟(7)高而畏风。眉将(8)柳而争绿(9),面共桃而竞红。影来池里,花落衫中。
美女们一下子拥进上林苑,纷纷争抢着渡过河桥。她们有的来自阴丽华的金屋,有的来自赵飞燕的椒房。头上的朵朵金钗重得吓人,高耸的发誓似乎一阵风就能吹倒。黛眉和绿柳互相衬托,面颊同桃花一般娇红。她们的身影倒映在池水中,衫袖上洒满了缤纷的落英。
苔始绿而藏鱼,麦才青而覆雉。吹箫弄玉(1)之台,鸣佩凌波(2)之水。移戚里(3)而家富,入新丰(4)而酒美。石榴(5)聊泛,蒲桃(6)酦醅(7)。芙蓉玉碗,莲子金杯。新芽竹笋,细核杨梅。绿珠(8)捧琴至,文君(9)送酒来。
初染绿色的苔草下有鱼儿嬉游,青青的麦垄间遮蔽着雉鸡。楼台上吹奏着弄玉悠扬的箫声,水波里伴和着洛神玉佩的锵鸣。这里有戚里富家的豪华气派,又有新丰城里的美酒佳肴。石榴汁香气四溢,陈葡萄酒愈加甘醇。荷花似的玉碗玲珑剔透,莲房样的金杯璨璨生辉。既有鲜嫩的竹笋,又有细核杨梅。捧琴奏乐的是歌妓绿珠,行觞劝酒的是才女文君。
玉管初调,鸣弦暂抚。《阳春(1)》《渌水(2)》之曲,对凤回鸾(3)之舞。更炙(4)笙簧(5),还移筝柱。月入歌扇(6),花承节鼓(7)。协律都尉(8),射雉中郎(9)。停车小苑(10),连骑长杨(11)。金鞍始被,柘弓(12)新张。拂尘看马埒(13),分朋(14)入射堂。马是天池(15)之龙种,带乃荆山(16)之玉梁(17)。艳锦安天鹿,新绫织凤凰。
玉管调准了乐音,弦端弹出了琴声。歌喉唱出了《阳春》《渌水》之曲,舞袖飘扬如鸾凤的飞歌。笙簧渲染着气氛,弦柱变换着乐拍。歌扇团团如满月,节鼓声声催传花。在座的有娴熟乐律的李都尉,亦有精于骑射的潘中郎。或者停车小苑,流连光景;或者移步长杨,醉心射猎。但见马备金鞍,良弓在手,驰道上烟生弥漫,一队队射手进入校场。他们的坐骑是天池的龙种,腰带镶嵌着荆山的美玉。锦袍上绣着吉样的白鹿,绫袄上织出如意的凤凰。
三日(1)曲水(2)向河津(3),日晚河边多解神(4)。树下流杯客(5),沙头(6)渡水人。镂薄(7)窄衫袖,穿珠帖(8)领巾。百丈山头日欲斜,三晡(9)未醉莫还家。池中水影悬胜(10)镜,屋里衣香不如花。
三月三日是曲水饮禊的节日,河边一天到晚是洗濯祈神的游人。树下有人流杯聚饮,滩头有人横渡戏水。一个个衫袖上妆饰着彩箔,领巾上点缀着珠玉。高高的山头上日已偏斜,游人们不醉酒尽兴便不回家。春水照人胜过屋里悬挂的明镜,衣衫熏染的香气比不过户外的春花。
小提示:庾信《春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春赋》是南北朝文学家庾信的赋作。此赋描写统治阶级春游时的狂欢极乐,曲折地表现了梁初社会繁荣气象,表现了一种得意的升平的欢乐情绪。全赋以大量的典故与轻靡的情思来表现对春天的赞美,辞藻绚丽,对仗工整,充分表现了六朝的绮靡文风。
- 作品出处六朝文絜
- 文学体裁辞赋
- 创作年代南朝
创作背景
《春赋》此赋是庾信早年的作品,作于南朝,当时庾信为梁昭明太子东宫抄撰学士。梁武帝在开国之初较关心政治,“勤于政务,孜孜无怠。”(《梁书·本纪》)他曾下诏禁止豪强封固山林沼泽;实行过土断法(即以土地定户籍,使民安其居);设立过肺石函申诉。因而梁初社会出现了“西尽浮玉,南琛没羽,吴歈越吟,荆艳楚舞。草木之遇阳春,鱼龙之逢风雨。五十年中,江表无事”(《哀江南赋》)的小康太平局面。在这种“朝野欢娱,池台钟鼓”的表面繁荣气氛中,整个统治阶层自然充满着生的喜悦和生的鼓舞,一种兴奋的得意情绪,一种平步青云的优生感,在统治者的意念中形成。《春赋》正是为反映统治者们这种热烈的情绪、得意的心境、平稳的生活愿望而作的。
相关诗词
-
玲珑玉·半闲堂赋春雪
...迟,早赢得、一白潇潇。风窗淅簌,梦惊金帐春娇。是处貂裘透暖,任尊前回舞,红倦柔腰。今朝。亏陶家、茶鼎寂寥。料得东皇戏剧,怕蛾儿街柳,先斗元宵。宇宙低迷,倩谁分、浅...
-
生查子·忆去秋抱病过冬,因赋此
春来春色佳,秋至秋光好。无计奈春归,又看秋光老。去年飞雪时,病与梅花道。来岁雪飞时,为把金樽倒。
-
二月十五日春分雨中赋春光九十今将半
经旬红雨惜繁华,一半春风过狭邪。满眼王孙惟见草,思归谢豹正无家。六朝金粉飘残絮,二月江城扫落花。历历新愁话双燕,离人心事绕天涯。
-
春分日赋得春光九十今将半
梅蒂含胎杏粉融,艳阳多半费春工。蛾眉再吐三分月,花信低翻廿四风。乱落樱桃红雨后,平添画漏玉壶中。韶华恐逐流莺老,莫放金尊一日空。
-
寒夜同助甫访子畏见盆草有岁寒之感焉遂人赋之五首·其二
十月见蘼芜,青青似春浦。岂子歌长春,春色不敢去。
-
九月十八日夜梦赏春某氏园池赋春词二首题柱·其一
芍药花开日渐长,小窗閒理旧笙簧。凭谁为唤诗宗匠,共赋留云借月章。
-
庚午四月廿七日章君塍粟补举消寒第九集赋此
一饮一啄关定数,一死一生数尤注。消寒仅传九九图,冬去春来春又去。异哉此会独延长,是何濡滞必有故。忆从去冬赏菊筵,无少无长十人与。当筵序齿整无零,五百八十寿诗赋。消寒荟萃十一人,首倡冬月廿九辰。社主兴豪先开宴,言定拈阄依次轮。轮台已过病夫会,九转消寒...
-
送春吟同社中诸子赋
...楼,此时游子折春梢。春梢何袅袅,春楼何杳杳。垂杨蔽日结春丛,飞骑如云簇春晓。万户千门春鸟啼,九衢八道春气迷。有钱便可买春酒,无钱何须踏春堤。春堤一带浮春水,水逝花飘春不语。朝泻红妆春黛残,暮浣绣裙春溅驶。春流九派长,春花百和香。春眠春梦短,春望春思忙。春眠春望春萧索,春草春花春冷落。春游公子跃归...
-
送春歌仿梁元帝春日诗重字体为蔡希敏归奎海咏别
...报道故人春去也,春江风便送春宜。春城廿载瀛洲客,春宵剪烛话心知。投囊争富吟春句,煮酒频敲春夜棋。今春忽买归舟紧,得意春归信乐之。也知此去春台乐,其奈留春系我思。留春无奈饯春去,鹿岛春澄三月时。春草曾题江淹赋,春柳曾吟李白诗。古来多少伤春别,今日春三忍别离。别春思春春知否,暮云春树不胜悲...
-
同留守王仆射各赋春中一物从一韵至七
莺,能语,多情。春将半,天欲明。始逢南陌,复集东城。林疏时见影,花密但闻声。营中缘催短笛,楼上来定哀筝。千门万户垂杨里,百转如簧烟景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