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道中书所见
〔金〕
金城(1)留旬浃(2),兀兀(3)醉歌舞。
我在金城停留了十天,城里照旧沉醉在歌舞升平之中。
出门(1)览民风(2),惨惨愁肺腑。
出金城城门一看人民的生活,凄惨得使人满怀愁苦。
去年夏秋旱,七月黍穟(1)吐。
去年夏秋两季是大旱,七月才吐出一点禾穗。
一昔(1)营幕(2)来,天明但(3)平土。
自从蒙古军开来,一夜工夫就村舍变废墟,农田成荒土。
调度(1)急星火(2),逋负(3)迫捶楚(4)。
官府征兵急如星火,追逼租税严刑鞭打。
网罗(1)方高悬,乐国(2)果(3)何所?
野蛮的统治残酷的法令正像网罗高悬,安乐的地方果真在哪里?
食禾有百螣(1),择肉(2)非一虎。
蚕食禾苗的害虫无数,择肉而食的吃人野兽也不只是老虎。
呼天天不闻,感讽(1)复何补(2)?
呼天天不应,用诗歌讽刺时政去感化讽喻统治者又有什么用?
单衣者谁子(1)?贩籴(2)就(3)南府(4)。
衣着单薄的那些人,为买粮去远走南路诸府。
倾身(1)营(2)一饱,岂乐远服贾(3)?
尽一身力量只谋求一饱,难道是乐意去远道做商贩?
盘盘(1)雁门道,雪涧深以阻(2)。
雁门道路弯弯曲曲,雪掩涧深又险又阻。
半岭逢驱车(1),人牛一何(2)苦!
路上遇到那赶着牛车往外地买粮的人,人和牛在雁门山岭深雪中艰难行走是多么的辛苦!
小提示:元好问《雁门道中书所见》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雁门道中书所见》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记述了诗人雁门途中所见,写出元朝统治下,兵役繁急,剥削惨重,官吏贪残,法令严酷,北方人民呼天不应,走投无路的苦难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憎恨。全诗描写具体,语言苍劲,有高度的真实性和概括力。
- 作品出处遗山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金末
创作背景
蒙古太宗窝阔台十三年(1241),诗人北游应州(今山西应县)等地,归途中过雁门关,看到人民在蒙古人的野蛮统治下,生活悲惨,愁绝无助,不由得心情沉重,写下了《雁门道中书所见》这首诗歌。
相关诗词
-
抵王屯书所见
风吹枣□落,麦穗犹未黄。雉雏角角鸣,决起数尺强。我行爱此景,下骑立旁皇。隔林几人家,茅舍周道旁。烟火荫疏篱,鸡豚散斜阳。最羡厖眉翁,箕踞坐匡床。瓦盆注浊醪,杂以饼饵香。儿童竞欢笑,挽袂相扶将。既徵岁时丰,亦见土俗良。薄暮且愒止,无论道路长。
-
塞翁吟·书所见
热局并巍膴,朝屮辈辈炎炎。偶占取,一身兼。猛做出崇严。自称亦是天骄子,安用退步撝谦。君莫恃,浮图好就,遗看封尖。闲拈。书史事,塞翁旧话,荣辱幻、教人恨添。屈指算、全辽破后,到于今、多少尊官,次第都歼。争如野老,寂寞玄亭,卧起厌厌。
-
早发宝应龙门道中有感
山僧送客客行东,回首云寮梦寐中。人语咿呦村店火,帽檐欹侧石门风。伊川远映春冰绿,少顶先搀晓日红。为问年来几还往,只应乌鹊识衰翁。
-
乙亥十月往平定早发土门宿故关书所见
...犹想。土门一缕汉时天,万古行人为谁仰?指似劲敌谈笑中,为状羸仆忍寒强。当年鼓角如可闻,急著清吟和林响。远山宛欲来相迎,近山留人屹相向。或从井底忽登天,倚伏已能先想像。平生爱山真恶谶,今日果为山所网。昨朝爽翠拥修眉,最恨高楼负清赏。壮怀郁郁闷欲绝...
-
书所见 其二
城南官掘穴,日见委尸盈。终朝乌鸟下,薄暮狼狐鸣。冰裂人刳骨,风悲鬼哭声。茫茫死生理,真宰岂无情。
-
书所见 其一
沟中人啖尸,道上母抛儿。有眼何曾见,无方能疗饥。干戈未解日,风雪正寒时。归向妻孥说,毋嫌朝食糜。
-
多丽·为友生书所见
...。麝香粉、绣茸衫子,窄窄可身裁。偶回头、笑涡透脸,蝉影笼钗。忆疏狂、随车信马,那知沦落天涯。豆蔻初、可怜春早,菖蒲晚、难见花开。红叶波深,彩楼天远,浪凭青鸟信音乖。等闲是、这番迷眼,无处可安排。行云断、梦魂不到,空赋阳台。
-
过无锡书所见
朝发吴门东,暮宿锡山下。隔墙语呜咽,云是流移者。生来本村居,白首事耕稼。居城仅期月,区区避兵马。狂奴称老虎,咥人空四野。城降人出关,方□虎遭呙。里胥俄促人,负郭一网打。监官驱上船,寸步不少假。不知遣何之,骨肉忍相舍。□□哭声悲,涕与泪交泻。同行千数人,瘦骨皆□把。铁索连系颈,俯首若喑哑。天高恐未闻,尔悲知者寡。
-
和鹏举赴滁阳道中述怀见寄二首·其二
峨峨北岩山,上轶雨与云。下有蕙与兰,芃芃扬秋芬。君子在远道,怀思极忧勤。眷言感时泽,亦复伤暌分。念兹恺惠性,化者将同薰。由来金玉姿,不如萧艾群。逝将媲贞美,庶以怡朝曛。
-
出石门滩舟行书所见七首·其七
放船出峡遇回风,石角参差尽向东。贪看好山如走马,不知波浪入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