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秦〕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1)。先王有不忍人之心(1),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1),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孟子说:人都有怜恤别人的心理。古代的君王有怜恤别人的心,这才有怜恤别人的政治。用怜恤别人的心去实行怜恤别人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玩弄东西那样简单。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1)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2)恻隐(3)之心;非所以内交(4)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所以说人们都有怜恤别人的心理,譬如说,现在有人忽然看见小孩子快要掉到井里去,都有惊骇、同情的心情,这并不是为了和小孩子的父母攀交情,不是为了在乡里朋友间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那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1)也;羞恶之心,义之端(1)也;辞让之心,礼之端(1)也;是非之心,智之端(1)也。人之有是四端(1)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1)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由此看来,没有恻隐之心,不算人;没有羞耻之心,不算人;没有辞让之心,不算人;没有是非之心,不算人。恻隐之心,是仁的萌芽;羞耻之心,是义的萌芽;辞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人有这四种萌芽,就如同他有四肢。有这四种萌芽而自称不能行善的人,是自己残害自己的人;说他的君王不能行善的人,是残害君王的人。
凡有四端于我(1)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2),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3)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凡是有这四种萌芽在身上的人,就该懂得把它们都扩充起来,就像火开始燃烧,泉水开始流出。如果能够扩充它们,就足以安抚天下;如果不能扩充它们,那就连父母都侍奉不了。
小提示: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出自《孟子》的《公孙丑章句上》。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
- 作品别称孟子·第三卷·公孙丑上·第六节
- 作品出处孟子
- 文学体裁语录体散文
- 创作年代战国
相关诗词
-
活人歌
...但行慈德解雠冤。内无想,外无缘,何必神方肘后传。身心本是金刚体,不解观心被业缠。药病销,心月圆,信时佛岂独西天。在在处处人皆有,世间无比这灵源。除罪垢,脱百冤,解使昏□朗义天。信知非我谁为病,大士维摩笑里眠。从生病,我不颠,体没众生我病痊。不二法门...
-
送唐述之赴廷对
快着青冥软玉鞭,稳骑騄耳踏云烟。便持全蜀无双誉,去听宾胪第一传。众所望君皆尔耳,人之好我岂云然。古来名下无虚士,试玩盈科放海篇。
-
吕氏春秋·不苟论·自知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以举过也。夫人固不能自知,人主犹甚。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
-
人有亡斧者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视其颜色,窃斧也;听其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之子,其行动、颜色、动作皆无似窃斧者也。
-
忆王孙·蜂投窗纸掇遣飞去戏祝之寓意
白云送望转霏微,别径人间去不违。好逐桃花一片飞。阮郎归。莫问天台路是非。
-
有相士谓余四十六岁且死者诗以自笑古人云死生亦大矣此谓趁日力以进道者言之也苟不进道总是虚生修短何辨焉苟干道有见处夕死可矣然
人情心事古犹今,寂寞空林寄此心。
-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
鹧鸪天·收尽微风不见江
收尽微风不见江,分明天水共澄光。由来好处输闲地,堪叹人生有底忙。心既远,味偏长。须知粗布胜无裳。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
-
剑井行时有白气属天
仙人掷剑不记年,至今光怪犹未歇。薄蚀日月腾金晶,青天倒挂双白蜺。曾斩妖蛟带腥气,寒泉满甃谁敢汲。只恐仙人求故物,但看水底飞霹雳。
-
峨嵋道人拳歌
...自诧我无形,或将跟絓示之肘。险中呈巧众尽惊,拙里藏机人莫究。汉京寻撞未趫捷,海□眩人空抖擞。番身直指日车停,缩首斜钻针眼溜。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犹言技痒试贾勇,低蹲更作狮子吼。兴阑顾影却自惜,肯使天机俱泄漏。余奇未竟已收场,鼻息无声神气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