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古文。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全文情感真挚,言简义丰,起于当起,止于当止,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 作品出处东坡志林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1083年
创作背景
《记承天寺夜游》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于是写了这篇短文。
相关诗词
-
《集苔花馆题陆包山承天寺福兴院画卷》拼音版
...水墨化结习,濡毫洒洒含清思。失诗乃以画补之,画成诗亦复附志。完斯公案非偶然,讵独老僧爱文字。何时散轶来北原,收入米家书画记。菭花主人癖嗜古,宝此不啻千缣值。长夏招要避暑饮,传观竞树诗坛帜。尘世茫茫感废兴,我来把卷发深喟。前人舍宅创浮图,后人据...
-
《秋仲净慈寺夜游》拼音版
白云间踏尽,一径到竹林。草木逢秋澹,山峦入夜深。松风闻梵语,池月见禅心。幽绝南屏胜,高僧许共寻。
-
《都下承恩寺夜呈顾比部子良》拼音版
昔年同上策,邈尔坐相失。子卧江黄间,予走羌秦役。重来忽为邻,禅林宛栖戢。旷焉面目亲,居然气志一。青春意已深,相看俱病疾。寒风勉重裘,日夕慎餐食。门巷转纡回,颇乏高轩入。方外多所求,狷中聊所执。有时发孤咏,清宵鬼神泣。长啸起徘徊,看剑中天立。群峰当北户,诸星骈南集。壮游忆龙门,仗节羞马邑。借问百年中,兹逢能几日。但愿经四方,宇内长宁谧。
-
《秋夜访承天寺二蜀僧论禅学》拼音版
箨冠随所适,竹杖复行唫。夜月青莲宇,秋风珠树林。根尘迷至性,诗酒涴禅心。不学无生法,其如老病侵。
-
《送圆侍者还平江承天寺》拼音版
承天寺里圆侍者,特地河边别故人。挂席风生海门树,换船日出扬子津。西山负郭连青朵,南浦行歌采白蘋。好在玉堂柯博士,老夫同郡发如银。
-
《承天寺西夏断碑歌》拼音版
...窄衣野战歌慨慷。文思起草学士院,兀卒署字藩臣章。九经既颁科目建,颇革鸱响摹鸾凰。春秋叛人例不举,左右记注无贤良。至今草木尽顽犷,遮迾但见黄云长。承天兰若亦倾圮,有石斑駮螭首僵。图书灰灭此独在,有似任?登明堂。惜哉神灵失呵护,剥落不足拓硬黄。向来郡志...
-
《送壁上人归承天寺》拼音版
城寺思归兴忽生,又携筇杖出云扃。月明后夜空山里,绕屋泉声只自听。
-
《平江承天寺》拼音版
古刹号承天,规模阔万间。寺中重有寺,山外更无山。供佛香犹在,寻僧客亦闲。渡淮难久驻,此去别阊关。
-
《游承天寺偶成》拼音版
人间热恼正匆匆,才入山门便不同。云板声中僧出定,月台影里佛观空。堂阴岑寂常如夜,殿角清凉不见风。才得浮云閒半日,明朝马迹又西东。
-
《十六夜与朱都二子酌月承天寺二首·其二》拼音版
绛气浮芝宇,芳风袭芰衣。仙游传凤吹,龙卧净云霏。片叶浮霜小,丸鸿贴汉微。此时瞻眺远,直欲揽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