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哉行五首·其四
〔唐〕
妾家清河边,七叶(1)承貂蝉(2)。
我家住在清河边,七世都在朝廷为官。
身为最小女,偏得浑家(1)怜。
我身为最小的女儿,得到全家的疼爱。
亲戚不相识,幽闺十五年。
在闺房生活了十五年,连亲戚都不相识。
有时最远出,秪到中门(1)前。
有时走得最远,也只是到过中门前。
前年狂胡(1)来,惧死翻生全。
前年狂野的胡人来,怕死反而活了下来。
今秋官军至,岂意遭戈鋋(1)。
今年官军来了,岂料反而遭受兵灾。
匈奴为先锋,长鼻黄发拳(1)。
匈奴人作为先锋,生着长鼻子和卷曲黄发。
弯弓猎生人(1),百步牛羊膻(2)。
弯弓捕捉活人当猎物,身上膻味特大。
脱身落虎口,不及归黄泉(1)。
我来不及逃脱落入虎口,想死都没机会。
苦哉难重陈(1),暗哭苍苍天。
痛苦的经历难以陈诉,暗中哭喊苍天。
小提示:戎昱《苦哉行五首·其四》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苦哉行五首》是唐代诗人戎昱的组诗作品。这五首诗是一个整体,通过唐朝一位贵族女子的遭遇反映了回纥军队带来的灾难,反映了中唐时期回纥兵在唐都长安掳掠的现实,对朝廷借回纥兵以平叛的不当政策进行指责与批判。这组诗言辞激愤,语调苍凉,字字透露着悲痛,句句蕴含着愤怒,堪称唐诗佳作。
创作背景
这组诗原题下自注为“宝应中过滑州洛阳后同王季友作”,当作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是年唐王朝再次向回纥借兵助攻盘踞在洛阳的史朝义叛军,洛阳一带又遭到回纥的掠夺。作者亲眼目睹老百姓遭受的灾难,于是创作这组诗。
相关诗词
-
前苦寒行二首·其二
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冻埋蛟龙南浦缩,寒刮肌肤北风利。楚人四时皆麻衣,楚天万里无晶辉。三足之乌足恐断,羲和送将何所归。
-
淮阴行五首·其五
隔浦望行船,头昂尾幰幰。无奈晚来时,清淮春浪软。
-
感讽五首·其四
星尽四方高,万物知天曙。己生须己养,荷担出门去。君平久不返,康伯遁国路。晓思何譊譊,阛阓千人语。
-
从军行五首·其五
黄纸君王诏,青泥校尉书。誓师张虎落,选将擐犀渠。雾暗津蒲失,天寒塞柳疏。横行十万骑,欲扫虏尘馀。
-
续苦雨行二首·其二
忆昔壬午杭火时,焚户四万七千奇。焮死暍死横道路,所幸米平民不饥。火灾而止犹自可,大雨水灾甚于火。海化桑田田复海,龙妒裸虫规作醢。定嗔网罟欲取偿,稍借人充鱼鳖馁。
-
畲田词五首·其四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刀耕岂有偏?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
秋怀十五首·其四
秋至老更贫,破屋无门扉。一片月落床,四壁风入衣。疏梦不复远,弱心良易归。商葩将去绿,缭绕争馀辉。野步踏事少,病谋向物违。幽幽草根虫,生意与我微。
-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四
万里荆襄入战尘,汴州门外即荆榛。蛟龙岂是池中物?虮虱空悲地上臣。乔木他年怀故国,野烟何处望行人?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
-
哭徐玑五首·其四
平生于所学,常若丧其敏。临池书未成,池水黑已尽。传来叶岭帖,遂与兰亭近。凡兹究极功,亦足损肝肾。
-
论诗五首·其四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