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

苏轼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水经》云:“彭蠡(1)之口有石钟山(2)焉。”郦元(3)以为下临深潭,微风(4)浪,水石相(5),声如洪钟(6)是说(7)也,人常疑之。今以钟(8)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9)始访其遗踪(10),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11)北音清越(12)桴止响腾(13)余韵徐歇(14)。自以为得之(15)矣。然是说(7)也,余(16)疑之。石之铿然(17)有声者,所在皆是(18)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1)七年六月丁丑(2),余自齐安(3)舟行适临汝(4),而长子迈将(5)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6),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8)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9)搏人(10);而山上栖鹘(11),闻人声亦惊起,磔磔(12)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13)也。余方心动(14)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15)如钟鼓不绝。舟人(16)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17),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18)为此(19)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20),可坐百人,空中(21)而多(22),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23)之声,与向之噌吰(15)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24)噌吰(15)者,周景王之无射(25)也;窾坎镗鞳(23)者,魏庄子之歌钟(26)也。古之人不余欺也(27)!”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1)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2)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3)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4)虽知而不能言(5)此世所以不传也(6)。而陋者(7)以斧斤考击而求之(8),自以为得其(9)。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小提示:苏轼《石钟山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石钟山记》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州,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石钟山记》这篇文章。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