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葛
〔先秦〕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那个采葛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月啊!
彼采萧(1)兮,一日不见,如三秋(2)兮!
那个采萧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秋啊!
彼采艾(1)兮!一日不见,如三岁(2)兮!
那个采艾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年啊!
小提示:诗经《采葛》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国风·王风·采葛》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表达的是一种急切的相思情绪,历来众说纷纭,有淫奔说、惧谗说、怀友说、戍卒思妇说多种观点,今多解为思念恋人的诗。全诗三章,每章三句。诗人用夸张手法描写心理活动,很有特色。
- 作品别称王风·采葛
- 作品出处诗经
- 文学体裁四言诗
- 创作年代周代
创作背景
《国风·王风·采葛》关于此诗的背景,由于没有具体内容,旧说随意性很大,如《毛诗序》以为是“惧谗”,所谓“一日不见于君,忧惧于谗矣”;朱熹《诗集传》则斥为“淫奔”之诗,说“采葛所以为絺綌,盖淫奔者托以行也。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吴懋清《毛诗复古录》则以为采葛(萧、艾)比喻平时蓄养人才,“临时方获其用,若求之太急……一日则如三月之久”;牟庭《诗切》又说是“刺人娶妻……而徒溺其色,一日不见,则思之如三月之久”;姚际恒、方玉润、吴闿生却一致认为是怀友忆远之诗,方氏申述云:“夫良友情亲如夫妇,一朝远别,不胜相思,此正交情深厚处,故有三月、三秋、三岁之感也!”(《诗经原始》)近人则多主恋歌说。闻一多指出“采集皆女子事,此所怀者女,则怀之者男”(《风诗类钞》)。
相关诗词
-
采莲曲四首·其三
吴江女娘冰玉肌,薄抺腻粉厚抺脂。兰舟荡漾翠波里,花间烂漫香风吹。莲心苦难食,食之不疗饥。藕丝短难织,织之不成衣。采莲采莲人未归,山长水远归何时。
-
采薇吟
采薇采薇,西山之西。薇死复生,不生夷齐。陟彼西山,我心悲兮。
-
采莲曲三首·其三
采莲采莲夏复秋,青青苇岸忽白头。徘徊不觉露华湿,独喜红芳载满舟。
-
采薇图
西山有薇,美人不移。西山无薇,美人不归。采薇采薇,山是人非。薇满西山,不生夷齐。
-
采菱词
菱角何纤纤,菱叶何田田。鸳鸯与鸂鶒,对对浮清川。采菱白晰郎,荡桨后复前。偶逢西家姝,隔浦来采莲。娇容入花乱,素腕随荇牵。要住语绸缪,风动裙带偏。采采忘采角,但采叶在船。赠我双莲子,庶几不空还。
-
采采歌
朝采畹中兰,暮采篱下菊。采采复采采,终日不盈掬。为怜芳洁姿,忍受红尘触。采兰杀风味,采菊盈芬馥。落英固可飧,何如饱藜藿。秋香亦可纫,何如鸣佩玉。俾尔全其天,得志在岩谷。所以山中人,终身抱幽独。
-
赠妓采珠联
欲采不采隔秋水;大珠小珠落玉盘。
-
后采薇歌
...。瘦妻羸子暮候门,地碓夜舂松节火。沸浆浮浮翻小杓,湿雾腾腾升土锉。熬烹成饵廿比饴,一饱聊偿终日饿。冬采薇,犹可为,春采薇,今年根尽春苗稀。豪门有米无可卖,陇麦短短难接饥。采薇采薇,我闻夷齐尝食之,饿死首阳天下悲。呜呼天高荡,万物微,我死安得苍天知。
-
题黄亮垣采兰册·其三
采兰采兰,于粤之沚。念我同人,其臭则似。愿言结佩,以贻之子。
-
采桑曲
桑柘雨晴如绿云,谁家女儿茜红裙。采桑纤纤露玉笋,低首不肯观使君。采之采之弗容缓,争柰筐深未能满。只愁归晚正蚕饥,不道使君欲肠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