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一
〔唐〕
小小(1)生金屋(2),盈盈在紫微。
自幼入宫,生长于金屋之中,长大之后,轻盈的舞姿便经常在宫殿中皇帝面前表演。
山花插宝髻,石竹(1)绣罗衣。
头上佩戴鲜艳的山花,身穿绣着石竹花图案的罗衣。
每出(1)深宫里,常随步辇(2)归。
经常出入深宫大殿之中,常常侍从于皇帝的步牵之后。
只愁歌舞散(1),化作彩云飞。
只怕有朝一日,歌舞一散.自己便像天上的彩云一样,随风而去,再也见不到皇帝的面了。
小提示: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一》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宫中行乐词》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史载原有十首,传世仅八首。这组诗是李白的“遵命”之作,写的是宫中行乐。诗人抓住罗绮、宝髻、翡翠、鸳鸯、玉楼、金殿、宫花、绿树、宫莺、檐燕等一系列意象,写尽了种种豪华绮艳,曼丽风神,隐含着诗人对行乐者的讽谏,反映了诗人忧世济时的胸怀。全诗言浅而意深,意微而词显,显示了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
创作背景
这组诗为唐天宝二年(743年)春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奉诏为唐玄宗所作,大约与《清平调词三首》作于同期。关于这组诗,孟棨的《本事诗》中记载了相关的故事,说唐明皇因宫人行乐,特召李白,“命为宫中行乐五言律诗十首”,以“夸耀于后”。李白因作这组诗。这种说法有个佐证,便是敦煌残卷《唐诗选》选录了这组诗的前三首,题作《宫中三章》,下署作者为”皇帝侍文李白“。《文苑英华》录这组诗二首,题作《醉中侍宴应制》。
相关诗词
-
浒西庄春日行乐词四首·其三
渭北神仙府,春来乐事多。花枝侵舞榭,日色艳宫罗。丽曲娇莺妒,红颜细马驮。更怜明月上,流影入金波。
-
从军中行路难二首·其一
...山四望高。中外分区宇,夷夏殊风土。交趾枕南荒,昆弥临北户。川源饶毒雾,溪谷多淫雨。行潦四时流,崩查千岁古。漂梗飞蓬不自安,扪藤引葛度危峦。昔时闻道从军乐,今日方知行路难。苍江绿水东流驶,炎洲丹徼南中地。南中南斗映星河,秦川秦塞阻烟波。三春边地风光...
-
甲申夏五闻·大行挽词八首·其三
同朝蜀洛正相疑,清论纷纭国事亏。神后已图魑魅鼎,群奸空指党人碑。中常未灭黄巾起,诸葛无功白帝危。莫问铜驼故荆棘,名公台阁旧逶迤。
-
甲申夏五闻·大行挽词八首·其四
三十馀年苦战尘,二京无复洛城春。惟闻墨吏归装满,转见司农帝室贫。两税流亡悲赦诏,九边甲马困征人。吾皇原自多哀恸,不为轮台一怆神。
-
甲申夏五闻·大行挽词八首·其二
忆昔熹皇倦早朝,貂衣竖弄太阿摇。渐谋九锡传彪虎,次列三衙拜圣娆。一夕清宫来代邸,万年继挚有神尧。于今谁抱龙髯泣,弓剑桥山不可招。
-
甲申夏五闻·大行挽词八首·其五
大内文书每自随,临轩赐对独嗟咨。衣经浣局时时御,发为边情渐渐丝。延揽屡孤前席问,焦劳岂有近臣知。空令玉辇升遐日,共撰冀巢劝进词。
-
甲申夏五闻·大行挽词八首·其一
百六乾坤血战年,惊看北极震幽燕。风雷晦冥娲皇冢,神鼎沉沦泗水烟。缟素万方同野哭,英灵九庙正孤悬。远人空有敷天恨,泪尽田横海岛边。
-
甲申夏五闻·大行挽词八首·其八
频年丧乱见天心,一夜金戈散羽林。万里长城无颇牧,九京遗烈笑徽钦。何时白水锄新莽,莫使黄舆遂陆沉。二十三臣箕尾畔,帝星黯黯带横参。
-
甲申夏五闻·大行挽词八首·其六
仿佛黄衣见上宾,乘云回首指三秦。前驱白鹤缑山驾,后乘苍梧楚水嫔。千载啼鹃悲古帝,一时凝碧尽词臣。宣陵孝子何人在,北望燕山正掩巾。
-
江行即事八首·其一
千里江山图画中,峤南浙右岂殊风。烟浮岚彩重重碧,日染波光洒洒红。蚁酿蟹螯情不浅,笔床茶灶兴相同。扁舟入手吾何事,归去梁溪作钓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