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体裁排律
- 创作年代元末明初
相关诗词
-
《七月十五日夜对月》拼音版
袅袅凉风夕,纷纷零露时。秋来看明月,风露已如斯。况对西园酌,兼怀康乐诗。山中有桂树,今夜足相思。
-
《七月十五日久旱而雨同启衷给事送林宗清·其二》拼音版
左谏声华日月边,故人身到九重天。山中桂树今无恙,好赋淮南第二篇。
-
《七月十五日宴集限韵》拼音版
几度狂来欲破墙,风帘云箔自相将。草堂便许邀明月,纨扇还来坐夜凉。西苑树遥微见影,东邻荷近忽闻香。芳辰偶得官中假,倚席高歌曲未央。
-
《壬戌七月十五夜同诸亲友泛舟佛教海》拼音版
赋成忆在楚江干,今夕何夕斯游难。自操兰桡波里白,不禁枫叶霜前丹。水落石出鲈鱼上,月明星稀乌鹊寒。醉倚柁楼望天末,西风萧萧羌笛残。
-
《自淮梱代归领累偕亲友游虎丘偶成数语以纪岁月时淳祐庚戌七月廿五日》拼音版
一目四苍莽,突然见林丘。飞来灵鹫峰,幻出蓬莱洲。浮图高崒嵂,石径通深幽。生公讲经台,曾闻石点头。剑池杳无底,脩绠汲寒流。千古诧奇传,兹事还是不。我来秋向深,良苗匝平畴。忧国愿年丰,一稔销百忧。
-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其八·七月十五日》拼音版
时值中元,为冥赦、十方追奠。记唐代、幡迎七圣,遍传宫殿。吾母生平堪细数,料无罪过罹幽谴。又何须、佛会赴盂兰,今朝荐。结欲解,钱缘线。啖欲饱,花簪面。总未能免俗,子情聊遣。果得母兮同父在,算来只当家人宴。但空中、曾否一加餐,何由见。
-
《庚戌正月十四日游半山寺次伯严韵》拼音版
昨岁古城隅,喧阗逐马迹。兹游复何有,败苇如折戟。山僧阅世变,惘惘肃行客。兴来泉悦耳,事往尘涴壁。偶然会心处,岂必夙所历。笑语得春先,馀寒觉昼寂。远望牛首山,小于坐旁石。六代兴亡图,一一罗几席。薄晴有新意,春气相与白。不有江山助,风光亦虚掷。感念半山老,大名毁所积。是非逐世改,来者又谁惜。明日约探梅,回视今复昔。
-
《七月十五日作》拼音版
连日祇愁穗落空,松飘竹断似飞蓬。喜看密密漫天雨,止得萧萧捲地风。俭岁久难禁贵籴,早秋今幸有全功。田家更仰冬收好,倚柱攒眉祝化工。
-
《台俗七月十五日为盂兰会至夜分放水灯为纪以诗》拼音版
楚人尚鬼习相仍,高会盂兰放佛灯。释氏金莲三十里,石家银烛百千层。独醒难挽浮靡俗,空色浑疑清净僧。最怪庄严成劫夺,肉山还有酒如渑。
-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拼音版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