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唐〕
昔游三峡(1)见巫山(2),见画巫山(2)宛相似。
当年游三峡时见过巫山,如今看见这幅屏风画上的巫山又仿佛回到了从前。
疑是天边十二峰(1),飞入君(2)家彩屏里。
我心疑是天边的巫山十二峰,飞进您家的屏风里边。
寒松萧瑟(1)如有声,阳台(2)微茫如有情。
寒松摇曳若有声,依稀可见的阳台如有深情。
锦衾(1)瑶席(2)何寂寂(3),楚王神女徒(4)盈盈(5)。
棉衣瑶席多么寂寞,楚王和神女当年的热恋也是徒然。
高咫尺(1),如千里,翠屏(3)丹崖(4)(2)粲如绮(5)。
小小屏风咫尺千里,青山红崖如同锦绣灿烂。
苍苍远树围荆门(1),历历(2)行舟泛(3)巴水(4)。
琶苍远视掩映着荆门,巴水上的行舟历历可见。
水石潺湲(1)万壑(2)分,烟光草色俱氛氲。
万壑间水漫石滩,烟光里草色新鲜。
溪花笑日(1)何年发(2),江客(3)听猿几岁闻。
日光下溪畔的山花是何年盛开,江客听猿始自哪年?
使人对此心缅邈,疑入嵩丘梦彩云。
令人在画前心胸高远,我真疑心自己是在梦中遇到了神仙。
小提示:李白《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主要是写诗人欣赏巫山屏风画的过程与感受。前四句乍见巫山屏风时的感受:以真形画,疑画为真,隐时现呈扑朔迷离之势。接着六句写鉴赏巫山屏风画后的感受:“如有声”、“如有情”、“徒盈盈”、“何寂寂”;表达出诗人鉴赏巫山屏风画时从幻觉顿失、眼前一片寂静、复由迷而生疑、并非实景、又由迷而悟的感受。末六句写诗人视线的转移,由远而近,从大到小,有层次地展现出画面景物。全诗围绕诗人的审美心理感受及其变化为中心而展开,犹如设身处地、如临其境,既有历历在目之感,也有亦幻亦真的惊艳,表达出诗人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超凡想像力。
创作背景
元丹丘是一位道士,与李白交往很密切。其写作此诗的时间,当在天宝中期。
相关诗词
-
至元丁丑夏五,宣城汪叔敬、吴人干寿道、丹丘柯敬仲、国人泰兼善同仆游天平,次往灵岩,有作奉和二首·其二·灵岩涵空阁
吴王宫阙草萋萋,飞阁重登意转迷。洗砚池边云欲暝,拜郊台上日平西。湖涵远浪千帆没,树响悲风一鹘栖。江海鸱夷招不返,荒烟野水鹧鸪啼。
-
看山
支郎构别业,庞老远尘寰。偶到无言处,来看江上山。风篁元不整,水鹤自飞还。残日渔樵尽,柴门影独閒。
-
周达可随奉使过真腊国作书纪风俗因赠三首·其一
裸壤无霜雪,西南极目天。岂知云海外,不到斗牛边。异域闻周化,奇观及壮年。扬雄好风俗,一一问张骞。
-
画堂春·题画屏雪儿
昨宵解佩梦江滨。朝来翠掩歌屏。黄鹂花底语星星。风度重扃。蝉翼云鬟新碧,绮纨沉水馀馨。漫歌金缕荐佳醽。遥忆峰青。
-
守风厦门排闷·其一
岛屿浮空天地青,舟人束手坐邮亭。风威豫识逡巡月,潮信真随长短星。
-
钱翁歌为磬室山人寿
...不是蓬蒿人,自称吴越诸王孙。布衣不受缁尘染,混俗能将白眼存。栖迟陋巷蓬蒿翳,抱膝长吟靡年岁。家藏万卷不知贫,更倚丹青曾绝世。巴江急峡巫山峰,汉时古柏秦时松。钱翁下笔无数点,便觉烟云千万重。长康安道名谁称,世情都无神自胜。屦集常憎户外尘,萧然一室如...
-
巫山一段云·悼友
雨洒空床笛,风号败壁琴。泉台一别信沉沉。肠断到而今。把酒魂应绝,题诗涕不禁。孤灯悄向梦中寻。路隔小窗阴。
-
商丘大中丞寓斋观明宣宗黑白二鼠图
...者隆准太祖孙,手提图箓当乾坤。宝跗妙迹世莫伦,挥毫幻出窃齧身。一行欲前势复蹲,一似避匿穿墉奔。一体兑色清如冰,一秉正气衣元纁。唧啾小语若可闻,欲穴寝庙窥甏盆。锦窠装褙洁可扪,似此尚是无牙君。吾闻宣皇业峥嵘,蹇夏论道杨歌赓。涤除贪秽何谆谆,窒塞...
-
至元丁丑夏五,宣城汪叔敬、吴人干寿道、丹丘柯敬仲、国人泰兼善同仆游天平,次往灵岩,有作奉和二首·其一·天平魏公祠
西望层峦草木青,魏公祠下拜仪刑。经纶有策回天地,忧乐无时忘阙庭。异代蒸尝遵典礼,故山香火下神灵。浮云变灭知何在?闲听松风语塔铃。
-
和钱溉亭梦游庐山观瀑布歌
...纵观宇宙探鸿蒙。朝行五岳雷雨上,暮宿三山云海重。卢敖汗漫未足从,耸身直上凌紫穹。手擘昆仑双玉峰,俯视银河下注声淙淙。生小学道嗟无功,十年安神存绛宫。丹砂如雪铅华红,药成自谓得轻举,罡风吹落尘埃中。咫尺名山不可到,何况远蹑万里浩荡之遐踪。匡庐九叠张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