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道
〔宋〕
青苔生满路,人迹至应稀。
长满了青苔的小路,人迹慢慢变得稀少。
小寺鸣钟晚,深林透日微。
寺院里傍晚的钟声响起,树林深处漏洒几缕日光,寂静非常。
野花春后发,山鸟涧中飞。
春天过后,野花迸发勃勃生机,鸟儿也在山涧中飞来飞去。
或有(1)相逢者,多因采药归。
这种时候或许有相逢者,多是因为采药归来。
小提示:赵师秀《大慈道》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南宋
相关诗词
-
入大慈山饭虎跑泉精舍一首
...曜但亭午。掎摭心不厌,跕躧意增愈。疏甸分花应,层阜别云吐。疲足休给林,澄心投象宇。㵵泻淙瑶濑,隈隅丽丹庑。七觉启幽扃,一道界盘坞。不谓此山椒,乃有彼岸侣。芬缊瞻戒香,络绎会宗语。法供岂世调,灵餐异尘脯。往牒稽听龙,昔泉酌跑虎。一讴傲自足,万细...
-
和运判孙圣微游大慈
...,欲壮心腹强四肢。精求守臣择使者,故有贤业堪依毗。导宣德泽广流派,讲举政教先本基。不容蠹弊长芽蘖,直欲赤子皆充肥。泰然一道遂无事,犴狱衰止文符希。燕閒何以度岁月,凭仗文酒相追随。过从僧舍尽幽邃,阅遍画手多神奇。因嗟唐人值丧乱,奔走至此常怀归。...
-
再游大慈岩三首·其三
径草重重绿,岩花处处红。猿声山寺合,鸟道石房通。峭峡行无际,平畴望不穷。世缘吾欲断,耸翮上天风。
-
题大慈寺兼简照讲师
来从金地过银地,智者修禅古道场。叠嶂倚空围日月,穹耸松壑饱风霜。碑文多是唐人刻,经卷犹随炀帝藏。偶值故交初入院,一镫留宿水声房。
-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道德经(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